U盘PE| w764位旗舰版下载 | U盘装win7系统 | U盘启动 |win7pe | win10下载 |加入收藏土豆PE官网U盘PE,U盘装win7系统,win7pe,U盘启动,U盘装系统,w764位旗舰版下载站!
当前位置:主页 > 帮助中心 > 土豆PE使用教程 >

puppy pe u盘(puppy linux安装到u盘)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4-02-27

Puppy 或slax 和 WINPE做U盘双启动盘怎么做

工具准备:WinPe: http://haha0.com/temp/Winpe_usb.rar 这里选用了我常用的多功能的winpe工具箱。用WinRar解压,删除广告链接备用。 PuppyLinux: http://distro.ibiblio.org/pub/linux/distributions/puppylinux/puppy-4.3.1/pup-431.iso 用WinRar解压,取出INITRD.GZ、VMLINUZ和PUP_431.SFS备用。 Usboot1.7(第一个链接带了个Usboot1.65,如不成功可以换用这个版本)(用迅雷下载): 开始制作:1.用Usboot1.7把U盘制作成引导型U盘(记得先备份数据!),其中工作模式选ZIP模式。 2.把刚才解压的WinPe的最里层的所有文件(也就是boot文件夹,AUTOEXEC文件,AVLD.PE等文件)全部复制到U盘根目录。这一步做好了WinPe启动盘,接下来把Puppy加进去就行了。 3.把INITRD、VMLINUZ和PUP_431.SFS复制到U盘:\boot\grub 4.在U盘根目录找到MENU文件,用记事本打开,在最后加上:(空一行)title 启动PuppyLinuxkernel (fd0)/boot/grub/VMLINUZinitrd (fd0)/boot/grub/INITRD.GZ ----------这里的大小写一定要对应你放到U盘:\boot\grub里INITRD.GZ、VMLINUZ的大小写。保存文件。 5.完成。 6.改改BIOS,把USB-Zip设置成第一启动项。试试吧~ 大哥我写了这么多累啊,如果还有分,就再给点吧~
Puppy 或slax 和 WINPE做U盘双启动盘怎么做

如何把Puppy Linux装到U盘里?

方案一: Linux不像Windows一样,接上新硬件后可以自动识别,在Linux下无法自动识别新硬件的,需要手动去识别。USB移动存储设备通常被识别为sda1,具体可以通过fdisk -l命令查询。 在使用U盘前,我们先要为外挂点新建一个子目录,一般外挂点的子目录都是建立在/mnt里面的,我们也建在那里,当然也可以建在/目录下,名字可以自己定,我们就取名为usb,终端下的命令如下: mkdir /mnt/usb 然后我们就可以接上我的U盘了,然后在终端下输入命令并击Enter键即可: mount /dev/sda1 /mnt/usb 在Windows下当我们用完U盘后,在我们取下U盘前我们先要删除,同样在Linux下我们也要删除挂起点,方法是: umount /dev/sda1 /mnt/usb 或 umount /dev/sda1 如果不把U盘给umount掉,那样很容易造成数据的丢失 方案二:USB的支持关键在于驱动,没有驱动设备时mount执行是肯定不成的。我在Red Hat里使用U盘的通用方法如下,屡试不爽 1. 先别插U盘,/sbin/lsmod看是否有usb-storage。如果没有的话: cd /lib/modules/2.4.20-8/kernel/drivers/usb for v in *.o storage/*.o ; do /sbin/insmod $v ; done 2. 这里再/sbin/lsmod,应该有usbcore、usb-ohci(或usb-uhci,根据主板芯片组而不同)、usb-storage、scsi_mod等。其中usb-storage的状态应该为 (unused)。 3. 插入U盘,不停的/sbin/lsmod,这期间usb-storage的状态应为Initializing,持续时间大约半分钟,其实就相当于Windows在右下角不停的弹汽球:) 4. 初始化结束后, /sbin/fdisk -l,应该能看到/dev/sda1设备。这时,执行 mount /dev/sda1 /mnt/udisk 才能成功。如果是MSDOS格式,又想看到中文,可以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disk -o iocharset=gb2312。 (为方便可以/etc/fstab加一行,以后就可以 mount /mnt/udisk就行了)。 5. 奇怪的是有时候fdisk是看不到sda1,但是也能mount上 使用以上步骤挂U盘基本上可说是“万全”了。台式机、笔记本、VMware都一样。 mkdir /mnt/usb mount /dev/sda1 /mnt/usb 笔记本上安装linux用法和台式机一样 ps: 首先要检查lsmod|grep usb-storage 这是支持USB的模块。如果没有的话,是无法操作USB接口的设备的。 如没有的话,可以手功modprobe usb-storage,一般查看U盘可以用fdisk -l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这个硬件的设备名 ,比猜测硬件名要准确多了.
puppy的主页上有pup2usb.exe下载,双击运行,一路按照提示就行了
如何把Puppy Linux装到U盘里?

Puppy Linux 5.2安装到u盘方法,详细的图文介绍。

一个软件搞定UltraISO9.3版本的,第一步,运行软件,文件,打开,找到你的puppy 的iso文件。第二步,菜单栏的 启动 写入硬盘镜像 ,选择你的u盘,写入。ok了。
Puppy Linux 5.2安装到u盘方法,详细的图文介绍。

如何在U盘安装puppy linux微型操作系统

看你要安装的版本,网上有相关教程的。其实基本上都差不多,只要会grub,把puppy相关文件(vmlinuz、initrd.gz,以及系统sfs文件)复制到U盘,然后安装grub到U盘,编辑grub引导配置文件,添加一个引导菜单项,重启用U盘启动选择puppy引导就可以启动puppy linux了。 也有一些工具可以将下载的iso映像文件写入U盘制作启动盘实现U盘启动linux系统。
使用“unetbootin”可以轻松安装LINUX系统到U盘上,把制作好的U盘插到电脑上,选择U盘为第一顺序启动,即可启动U盘LINUX系统。安装方法:首先把U盘插到电脑上(容量要足够),然后双击打开unetbootin软件选择“光盘镜像”,点击右侧的...(浏览),选中要使用的LINUX.iso文件,再选中要安装的U盘的盘符(图中是H),然后点击“确定”,即可开始自动把LINUX安装到U盘。
如何在U盘安装puppy linux微型操作系统

U盘安装LINUX具体讲解一下

"WINDOWS的U盘系统我会做 用PE就好" 一,你在网上下载一个红旗LINUX 和UBUNTU系统后,文件格式应该是ISO格式的,那你可以用UltraISO把ISO文件刻录到U盘,再进行U启就可以读到U盘的红旗LINUX 和UBUNTU系统的安装菜单了,进行安装就可以了 二,下载好的ISO文件,放在一个好的分区里,再进去PE,用PE里面的虚拟光驱打开ISO文件,这样就可能是读到ISO文件里的安装菜单了,进行安装就可以了 “如果是LINUX 用PE然后GHOST ISO好使吗?” 有LINUX的GHOST吗,我觉得不怎么靠谱,因为LINUX的引导文件完全不一样 希望采纳
Ah……RF Linux 不推荐用这东西做U盤系统。一般来说有一些微型发行版比较适合扔在U盤里面比如Puppy或者DSL或者Slax。U盤容量够大并且传输速率、存取速度足够快的话,大型发行版也是可以放进去的。我就曾经将一整套Ubuntu装在U盤里面了。 可以使用UNetBootIn或者Universial USB Installer来将相应的发行版装到U盤上。很容易
建议用puppy,一款微型linux系统,只有100多M,类似于PE。 想将红旗linux或ubuntu装到U盘,似乎有点难,就好比如把XP或者WIN7装到U盘,而将puppy装到U盘,就好比如将PE装到U盘一样简单。 puppy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office、多媒体软件都有,比PE软件齐全。就是好像默认不带gcc编译器,这个需要自己安装,在puppy中文论坛上有U盘puppy的制作教程和gcc的安装教程。熟练的话,不到一分钟就可以将制作一个puppy启动盘,以前还用这玩意在网吧启动过电脑。
大哥,这个嘛,有必要吗,您刻张盘就OK了。 如果非想做的话,你看下grub方面的资料
U盘安装LINUX具体讲解一下

相关新闻

Copyright © 2012-2014 Www.tudoupe.Com. 土豆启动 版权所有 意见建议:tdsky@tudoupe.com

土豆系统,土豆PE,win7系统下载,win7 64位旗舰版下载,u盘启动,u盘装系统,win10下载,win10正式版下载,win10 RTM正式版下载,win8下载,电脑蓝屏,IE11修复,网络受限,4K对齐,双系统,隐藏分区,系统安装不了,U盘装系统,笔记本装系统,台式机装系统,diskgenius运用,GHSOT装系统,U盘修复,U盘技巧,U盘速度,U盘不能格式化,U盘复制发生错误,U盘加密,U盘选购,开机黑屏,蓝屏,进不了系统,上不了网,打不开程序,点击无反应,系统设置,PE个性化,PE添加网络,PE维护系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