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卸载分区时出现错误(pe分区提示格式化时出现错误)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3-08-22
卸载分区卷时出现错误,请先关闭该分区所有已打开的文件
这个分区上的文件可能正在被某些软件使用(包括操作系统)您可以在安全模式或者是进入WindowsPE进行系统维护。 您也可以关闭正在运行的进程(可以尝试使用腾讯电脑管家中的文件解锁功能)然后对分区进行修改。 对分区进行修改请您务必小心,请提前做好备份工作。

u盘装系统进入pe 获取硬盘分区失败,可能缺少硬盘驱动,怎么办
一:主启动引导不对1、进BIOS修改启动模式,改UEFI启动模式为Legacy模式;Security项:Secure BOOT,将Enabled改为Disabled;Boot项:boot mode里面改成Legacy First或legacy support 或AUTO;2、可以用PE盘引导后,使用磁盘工具转换分区模式GPT为MBR,如diskgenius分区助手,重写引导区。使用小白一键重装工具制作u盘启动盘进pe。二:本身u盘没有ahci驱动的情况进bios,找到sata mode 或者sata opration ,改成ide或者ata。如果只有ahci,那就改,launch csm(不同的主板可能不太一样,意思就是启动兼容模式。)设置为 enable。如果是灰色不能改,先要关闭安全启动 ( security boot)。三:如果以上方法还是不行,有可能是磁盘损坏,建议换磁盘。以上资料来源于:网页链接
先回到PE系统中,尝试打开资源管理器中能否看到盘符,如果不行说明是硬盘问题,需要更换硬盘;如果可以,重启电脑后进入BIOS,在BIOS中改UEFI启动模式为Legacy模式,完成设置之后,按下【F10】保存退出,再完成系统安装。具体介绍如下: 1、回到PE系统中,打开【资源管理器】,如果看不到里面的盘符说明是硬盘的故障,可以更换一个硬盘尝试能否完成安装;2、如果看到磁盘盘符,点击打开其中一个盘符还可以浏览和打开文件,说明是硬盘模式的原因;3、启动电脑,进入BIOS,根据主板和电脑品牌的型号不同,进入的快捷键不同,一般是【F1】-【F12】其中一个按键或者是【~】键;4、进入BIOS之后,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键移动选择,先进入【Security】项,将Secure BOOT的Enabled改为Disable;找到【Boot】项中的【boot mode】改成【Legacy First】或【legacy support】或【AUTO】;还可以将【Launch CSM】改为【Enabled】;找到EXIT项,定位到BOOT OS(OS Optimized Defaults) 选择 OTHER OS为Disabled; 5、最后按下【F10】,选【YES】后保存退出。
u盘重装系统,进入pe后提示获取硬盘分区信息失败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分配硬盘分区信息。 1.将制作好的u深度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接口,开机按快捷键进入主菜单界面,选择“02u深度win8pe标准版(新机器)”。2.进入到pe系统后,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硬盘分区-bootice分区、引导、bcd编辑、g4d编辑”。3.打开bootice工具后,在目标磁盘里选择我们需要格式化的硬盘,然后点击“分区管理”。4.打开分区管理窗口后点击“重新分区”按钮。5.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设置分区格式和分区大小,然后点击“确定”。6.在弹出的警告窗口我们点击确定即可。 随后就可以看到硬盘分区完成了。
更改硬盘模式或者换一个pe系统就可以解决问题。例如更换成win8pe系统即可,或者将硬盘模式更改为IDE模式也可以解决问题。
先回到PE系统中,尝试打开资源管理器中能否看到盘符,如果不行说明是硬盘问题,需要更换硬盘;如果可以,重启电脑后进入BIOS,在BIOS中改UEFI启动模式为Legacy模式,完成设置之后,按下【F10】保存退出,再完成系统安装。具体介绍如下: 1、回到PE系统中,打开【资源管理器】,如果看不到里面的盘符说明是硬盘的故障,可以更换一个硬盘尝试能否完成安装;2、如果看到磁盘盘符,点击打开其中一个盘符还可以浏览和打开文件,说明是硬盘模式的原因;3、启动电脑,进入BIOS,根据主板和电脑品牌的型号不同,进入的快捷键不同,一般是【F1】-【F12】其中一个按键或者是【~】键;4、进入BIOS之后,使用键盘的上下左右键移动选择,先进入【Security】项,将Secure BOOT的Enabled改为Disable;找到【Boot】项中的【boot mode】改成【Legacy First】或【legacy support】或【AUTO】;还可以将【Launch CSM】改为【Enabled】;找到EXIT项,定位到BOOT OS(OS Optimized Defaults) 选择 OTHER OS为Disabled; 5、最后按下【F10】,选【YES】后保存退出。
u盘重装系统,进入pe后提示获取硬盘分区信息失败的话我们可以重新分配硬盘分区信息。 1.将制作好的u深度u盘启动盘插入电脑接口,开机按快捷键进入主菜单界面,选择“02u深度win8pe标准版(新机器)”。2.进入到pe系统后,点击桌面左下角的“开始”菜单,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硬盘分区-bootice分区、引导、bcd编辑、g4d编辑”。3.打开bootice工具后,在目标磁盘里选择我们需要格式化的硬盘,然后点击“分区管理”。4.打开分区管理窗口后点击“重新分区”按钮。5.在弹出的界面中,选择需要设置分区格式和分区大小,然后点击“确定”。6.在弹出的警告窗口我们点击确定即可。 随后就可以看到硬盘分区完成了。
更改硬盘模式或者换一个pe系统就可以解决问题。例如更换成win8pe系统即可,或者将硬盘模式更改为IDE模式也可以解决问题。

重装系统时,pe内打开DiskGenius 执行硬盘分区时提示格式化时出现错误怎么办?
本身磁盘就有错误吧,你可以换分区助手试试。 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可以考虑硬盘的问题了。 检查下硬盘是否有接触不良,更换数据线和电源线再试。
硬盘分区错误,,,或者硬盘假的,,,,重新删除所有分区,,再尝试分区吧,,,,看硬盘容量,55GB,,有问题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硬盘分区出现错误 你删除所有分区,重新进行分区吧 55怎么就剩这点容量了
这个看不出来,没有看到你咋操作的,可能是操作有误。 建议推出软件重新操作
硬盘分区错误,,,或者硬盘假的,,,,重新删除所有分区,,再尝试分区吧,,,,看硬盘容量,55GB,,有问题啊,,,,,,,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硬盘分区出现错误 你删除所有分区,重新进行分区吧 55怎么就剩这点容量了
这个看不出来,没有看到你咋操作的,可能是操作有误。 建议推出软件重新操作

为什么删除分区保存更改的时候出现错误?
启动硬盘分区软件diskgenius(一般都是这个分区软件,这个PE系统自带的居多),将现有的分区全部删掉。选择 “硬盘” 选择 “转换分区表类型为MBR格式”,转换完成。快速分区。格式化。重新进行你想要的操作就行了。收工
删除了要重新划分一个分区或者合并到一个分区就可以了!
删除了要重新划分一个分区或者合并到一个分区就可以了!

重装系统后分区出了差错怎么办?
现在能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重装,不过系统盘一般建议至少有个50g以上,但是太大的话到时如果系统盘出现问题的话,很多重要资料如果保存到系统盘的话重装会造成资料遗失。 你可以进pe重新分区重装系统,但是注意分区之前先备份好自己的资料,可以使用小白一键重装系统工具制作u盘启动盘进pe打开分区工具调整分区,然后再重装。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1、病毒引发故障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2、环境问题导致如今的Windows 2000/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硬盘中的所有数据。3、操作不当如果在一块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1、查杀病毒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2、用Fdisk命令修复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3、用Fixmbr修复引导记录在Windows 2000/XP中,我们一般会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集成的一些增强命令,比如Fixmbr用于修复和替换指定驱动器的主引导记录、Fixboot用于修复知道驱动器的引导扇区、Diskpart能够增加或者删除硬盘中的分区、Expand可以从指定的CAB源文件中提取出丢失的文件、Listsvc可以创建一个服务列表并显示出服务当前的启动状态、Disable和Enable分别用于禁止和允许一项服务或者硬件设备等等,而且输入“help”命令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控制命令以及命令的详细解释。 比如输入“fixmbr”命令可以让控制台对当前系统的主引导记录进行检查,然后在“确定要写入一个新的主启动记录吗?”后面输入“Y”进行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主引导记录的修复。4、更换工具调整分区在删除分区或者是重新创建分区的时候,如果遇到意外原因死机或断电,这时候再使用原先的工具可能无法识别当前硬盘的分区表,必须更换另外一款分区表软件进行修复。比如我们通过Fdisk分区时意外死机,这时候再通过Fdisk就无法顺利进行,可以采用PQMagic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解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分区表对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DM之类快速分区格式化软件,否则有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5、通过KV3000硬盘救护王修复KV3000硬盘救护王是KV3000套件中提供的一款硬盘急救软件,在分区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它进行修复。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后,在DOS提示符状态下输入“KV3000”命令,并且从出现的主菜单中按下“F10”键,此时可以看见程序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的画面。如果硬盘分区表正常,则会显示“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 ”信息,否则会依据分区表故障类型给出相应的信息,这时可以按下“F6”按钮查看硬盘分区表,或者直接按下“Y”按钮进行引导扇区的修复操作。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程序在修复前会让你先备份当前的硬盘分区表,然后才会真正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复操作。提示:但是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和文件根目录表已经被病毒严重破坏,那么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能使C盘引导,此时需要手工配合其他专用修复软件来恢复数据。如果还有D、E等扩展分区,KV3000一般都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的分区并重建一个新的硬盘主分区表,这时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计算机就可进入硬盘的D、E等分区。虽然分区表故障属于系统软故障,也可以通过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尝试性修复,但这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对于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分区表病毒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分区表损坏,这时只能通过重新对硬盘分区来解决。 由于分区故障,很有可能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 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1、病毒引发故障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2、环境问题导致如今的Windows 2000/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硬盘中的所有数据。3、操作不当如果在一块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1、查杀病毒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2、用Fdisk命令修复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3、用Fixmbr修复引导记录在Windows 2000/XP中,我们一般会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集成的一些增强命令,比如Fixmbr用于修复和替换指定驱动器的主引导记录、Fixboot用于修复知道驱动器的引导扇区、Diskpart能够增加或者删除硬盘中的分区、Expand可以从指定的CAB源文件中提取出丢失的文件、Listsvc可以创建一个服务列表并显示出服务当前的启动状态、Disable和Enable分别用于禁止和允许一项服务或者硬件设备等等,而且输入“help”命令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控制命令以及命令的详细解释。 比如输入“fixmbr”命令可以让控制台对当前系统的主引导记录进行检查,然后在“确定要写入一个新的主启动记录吗?”后面输入“Y”进行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主引导记录的修复。4、更换工具调整分区在删除分区或者是重新创建分区的时候,如果遇到意外原因死机或断电,这时候再使用原先的工具可能无法识别当前硬盘的分区表,必须更换另外一款分区表软件进行修复。比如我们通过Fdisk分区时意外死机,这时候再通过Fdisk就无法顺利进行,可以采用PQMagic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解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分区表对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DM之类快速分区格式化软件,否则有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5、通过KV3000硬盘救护王修复KV3000硬盘救护王是KV3000套件中提供的一款硬盘急救软件,在分区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它进行修复。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后,在DOS提示符状态下输入“KV3000”命令,并且从出现的主菜单中按下“F10”键,此时可以看见程序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的画面。如果硬盘分区表正常,则会显示“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 ”信息,否则会依据分区表故障类型给出相应的信息,这时可以按下“F6”按钮查看硬盘分区表,或者直接按下“Y”按钮进行引导扇区的修复操作。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程序在修复前会让你先备份当前的硬盘分区表,然后才会真正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复操作。提示:但是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和文件根目录表已经被病毒严重破坏,那么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能使C盘引导,此时需要手工配合其他专用修复软件来恢复数据。如果还有D、E等扩展分区,KV3000一般都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的分区并重建一个新的硬盘主分区表,这时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计算机就可进入硬盘的D、E等分区。虽然分区表故障属于系统软故障,也可以通过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尝试性修复,但这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对于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分区表病毒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分区表损坏,这时只能通过重新对硬盘分区来解决。 由于分区故障,很有可能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按照步骤一步步去做, 首先检查,看用pq可以分区不,pq是什么?系统盘一般都有。如果不可以的话,诸如出现分区错误等现象在硬盘上,这时不要急,我们用pm分区工具区分,这个分区工具在一般系统盘上也有,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分区了的话,到有一步的时候,会出现个红的方框出来,细心看下,不要慌,按alt+c就可以了,接下来,确定,他会帮你把区格式化了,到这一步,还没有完呢,再进pq分区,因为你刚才用pm分区时,那个工具给你分了好多的区,你进pq之后,一个个的删除掉,然后再按你的意愿建立几个区,然后执行就ok了, 这时你装完系统后,会出现 载入系统错误(英文提示)进dos工具箱,fdisk 输入这个命令,里面有个激活分区的工具,很简单,按他的提示就可以完成了,好了到现在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是在用pe安装系统的时候,强制删除配置分区造成的分区表损坏和引导损坏。 处理方法如下:1、进入bios,找到硬盘格式,调整为ide。2、再用pe下的硬盘分区工具进行修复原有分区表,找回来后再重新格式化c盘。3、然后就可以正常安装系统了。 4、安装系统后,再用pe修复引导。
安装系统分区方面主要考虑因素: 1)文件系统类型,有些文件系统对文件数量和大小有限制,一般选NTFS就没有问题了(NTFS格式对磁盘的读写更加频繁,但更安全)。 2)其次就是,最小磁盘块的划分,越小的磁盘块产生内部与外部碎片的概率越小(磁盘块一般有512k、1024k等,大的分区块可能会产生文件所占空间远大于文件本身大小 。 3)分区容量的问题,一般来说bios后系统加载进入内存会涉及初始化,磁盘过大意味着碎片可能会很多,可能会影响开机速度(这里说的是机械硬盘,因为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和旋转时间比较长),如果你用的是固态硬盘就没必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当然如果内存很大也不用考虑这问题(系统可以一次性加载进入内存,不需要VM的映射)。 假设你使用 机械硬盘,怎么重新划分空间。 如果你安装硬盘分区工具diskgenius等,直接压缩系统盘,然后对压缩出来的空间再新建分区即可。 如果你没安装,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也是可以有效的,但估计速度上会慢一点点。 压缩系统盘+对压缩空间新建分区。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1、病毒引发故障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2、环境问题导致如今的Windows 2000/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硬盘中的所有数据。3、操作不当如果在一块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1、查杀病毒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2、用Fdisk命令修复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3、用Fixmbr修复引导记录在Windows 2000/XP中,我们一般会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集成的一些增强命令,比如Fixmbr用于修复和替换指定驱动器的主引导记录、Fixboot用于修复知道驱动器的引导扇区、Diskpart能够增加或者删除硬盘中的分区、Expand可以从指定的CAB源文件中提取出丢失的文件、Listsvc可以创建一个服务列表并显示出服务当前的启动状态、Disable和Enable分别用于禁止和允许一项服务或者硬件设备等等,而且输入“help”命令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控制命令以及命令的详细解释。 比如输入“fixmbr”命令可以让控制台对当前系统的主引导记录进行检查,然后在“确定要写入一个新的主启动记录吗?”后面输入“Y”进行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主引导记录的修复。4、更换工具调整分区在删除分区或者是重新创建分区的时候,如果遇到意外原因死机或断电,这时候再使用原先的工具可能无法识别当前硬盘的分区表,必须更换另外一款分区表软件进行修复。比如我们通过Fdisk分区时意外死机,这时候再通过Fdisk就无法顺利进行,可以采用PQMagic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解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分区表对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DM之类快速分区格式化软件,否则有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5、通过KV3000硬盘救护王修复KV3000硬盘救护王是KV3000套件中提供的一款硬盘急救软件,在分区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它进行修复。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后,在DOS提示符状态下输入“KV3000”命令,并且从出现的主菜单中按下“F10”键,此时可以看见程序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的画面。如果硬盘分区表正常,则会显示“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 ”信息,否则会依据分区表故障类型给出相应的信息,这时可以按下“F6”按钮查看硬盘分区表,或者直接按下“Y”按钮进行引导扇区的修复操作。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程序在修复前会让你先备份当前的硬盘分区表,然后才会真正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复操作。提示:但是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和文件根目录表已经被病毒严重破坏,那么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能使C盘引导,此时需要手工配合其他专用修复软件来恢复数据。如果还有D、E等扩展分区,KV3000一般都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的分区并重建一个新的硬盘主分区表,这时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计算机就可进入硬盘的D、E等分区。虽然分区表故障属于系统软故障,也可以通过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尝试性修复,但这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对于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分区表病毒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分区表损坏,这时只能通过重新对硬盘分区来解决。 由于分区故障,很有可能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分区表为何会出故障 在分区表被破坏后,启动系统时往往会出现“Non-System disk or disk error,replace disk and press a key to reboot”(非系统盘或盘出错)、“Error Loading Operating System”(装入Dos引导记录错误)或者“No ROM Basic,System Halted”(不能进入ROM Basic,系统停止响应)等提示信息。那么分区表故障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呢?1、病毒引发故障病毒导致分区表损坏是最为典型的故障之一。比如典型的CIH病毒的变种除了攻击主板的BIOS之外,同时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而且还有很多引导区病毒也会对分区表进行破坏。2、环境问题导致如今的Windows 2000/XP都支持NTFS文件格式,而且程序默认的都是采用这种文件格式来安装系统,如果对硬盘进行分区转换或者是划分NTFS分区时意外断电或者死机,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损坏。而且在通过PQMagic(分区魔术师)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调整硬盘分区容量、转换分区格式的时候也存在一定风险,如果死机或者断电也会导致硬盘分区表故障,甚至有可能丢失硬盘中的所有数据。3、操作不当如果在一块硬盘上同时安装了多个操作系统,那么在卸载的时候就有可能导致分区表故障,比如在同时安装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98的计算机上,直接删除Windows 2000内核会导致分区表的错误。另外,在删除分区的时候如果没有先删除扩展分区,而是直接删除主分区,也会出现无法正确读出分区卷标的故障。分区表故障急救策略1、查杀病毒如果是由于引导区病毒造成分区表故障,则可以借助KV3000、瑞星、金山等杀毒软件提供的引导软盘启动计算机,接着在DOS环境中对系统进行病毒查杀操作。比如用KV3000的引导盘启动计算机之后输入“KV3000/K”命令进行病毒扫描,如果发现引导区存在病毒,则程序会自动进行查杀清理,建议同时对整个系统进行完整的扫描以查找出隐藏的病毒。一般说来,将引导区中残留的病毒清除之后即可恢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提示:使用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前一定要将软盘的写保护关闭,否则有可能导致病毒感染软盘。2、用Fdisk命令修复Fdisk不仅是一个分区程序,它还有着非常便捷的恢复主引导扇区功能,而且它只修改主引导扇区,对其他扇区并不进行写操作,因此对于那些还在使用Windows 9x的而言无疑是个非常理想的分区表修复工具。通过Fdisk修复主引导区的时候,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系统,在提示符下输入“Fdisk /mbr”命令即可覆盖主引导区记录。提示:“Fdisk /mbr”命令只是恢复主分区表,并不会对它重新构建,因此只适用于主引导区记录被引导区型病毒破坏或主引导记录代码丢失,但主分区表并未损坏的情况使用。而且这个命令并不适用于清除所有引导型病毒,因此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3、用Fixmbr修复引导记录在Windows 2000/XP中,我们一般会用到故障恢复控制台集成的一些增强命令,比如Fixmbr用于修复和替换指定驱动器的主引导记录、Fixboot用于修复知道驱动器的引导扇区、Diskpart能够增加或者删除硬盘中的分区、Expand可以从指定的CAB源文件中提取出丢失的文件、Listsvc可以创建一个服务列表并显示出服务当前的启动状态、Disable和Enable分别用于禁止和允许一项服务或者硬件设备等等,而且输入“help”命令可以查看到所有的控制命令以及命令的详细解释。 比如输入“fixmbr”命令可以让控制台对当前系统的主引导记录进行检查,然后在“确定要写入一个新的主启动记录吗?”后面输入“Y”进行确认,这样就完成了主引导记录的修复。4、更换工具调整分区在删除分区或者是重新创建分区的时候,如果遇到意外原因死机或断电,这时候再使用原先的工具可能无法识别当前硬盘的分区表,必须更换另外一款分区表软件进行修复。比如我们通过Fdisk分区时意外死机,这时候再通过Fdisk就无法顺利进行,可以采用PQMagic之类的第三方分区软件解决。另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分区表对于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影响非常大,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采用DM之类快速分区格式化软件,否则有可能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频频出现意想不到的麻烦。5、通过KV3000硬盘救护王修复KV3000硬盘救护王是KV3000套件中提供的一款硬盘急救软件,在分区表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通过它进行修复。用KV3000软盘引导计算机之后,在DOS提示符状态下输入“KV3000”命令,并且从出现的主菜单中按下“F10”键,此时可以看见程序对系统的有关参数和硬盘分区表快速测试的画面。如果硬盘分区表正常,则会显示“Hard Disk Partition table - OK ”信息,否则会依据分区表故障类型给出相应的信息,这时可以按下“F6”按钮查看硬盘分区表,或者直接按下“Y”按钮进行引导扇区的修复操作。而且为了安全起见,程序在修复前会让你先备份当前的硬盘分区表,然后才会真正对硬盘分区表进行修复操作。提示:但是如果硬盘只有一个分区,而且文件分配表和文件根目录表已经被病毒严重破坏,那么即使恢复了C盘分区表也不能使C盘引导,此时需要手工配合其他专用修复软件来恢复数据。如果还有D、E等扩展分区,KV3000一般都能找回后面没有被破坏的分区并重建一个新的硬盘主分区表,这时再用DOS系统软盘引导计算机就可进入硬盘的D、E等分区。虽然分区表故障属于系统软故障,也可以通过上述提及的方法进行尝试性修复,但这毕竟不是灵丹妙药,对于一些破坏性非常强的分区表病毒或者是由于其它原因导致分区表损坏,这时只能通过重新对硬盘分区来解决。 由于分区故障,很有可能开启计算机时无法进入熟悉的Windows界面,甚至通过系统启动盘也无法正常识别硬盘,这时候大家肯定都会束手无策吧? 如果贸然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操作,固然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不过硬盘中的所有重要资料也会随之灰飞烟灭。如果你不幸遇到硬盘的分区故障,先别急着重新分区,按照下文介绍的方法来尝试一下,没准儿会有个意外的惊喜呢。
按照步骤一步步去做, 首先检查,看用pq可以分区不,pq是什么?系统盘一般都有。如果不可以的话,诸如出现分区错误等现象在硬盘上,这时不要急,我们用pm分区工具区分,这个分区工具在一般系统盘上也有,如果你不是第一次分区了的话,到有一步的时候,会出现个红的方框出来,细心看下,不要慌,按alt+c就可以了,接下来,确定,他会帮你把区格式化了,到这一步,还没有完呢,再进pq分区,因为你刚才用pm分区时,那个工具给你分了好多的区,你进pq之后,一个个的删除掉,然后再按你的意愿建立几个区,然后执行就ok了, 这时你装完系统后,会出现 载入系统错误(英文提示)进dos工具箱,fdisk 输入这个命令,里面有个激活分区的工具,很简单,按他的提示就可以完成了,好了到现在就可以了 这种情况是在用pe安装系统的时候,强制删除配置分区造成的分区表损坏和引导损坏。 处理方法如下:1、进入bios,找到硬盘格式,调整为ide。2、再用pe下的硬盘分区工具进行修复原有分区表,找回来后再重新格式化c盘。3、然后就可以正常安装系统了。 4、安装系统后,再用pe修复引导。
安装系统分区方面主要考虑因素: 1)文件系统类型,有些文件系统对文件数量和大小有限制,一般选NTFS就没有问题了(NTFS格式对磁盘的读写更加频繁,但更安全)。 2)其次就是,最小磁盘块的划分,越小的磁盘块产生内部与外部碎片的概率越小(磁盘块一般有512k、1024k等,大的分区块可能会产生文件所占空间远大于文件本身大小 。 3)分区容量的问题,一般来说bios后系统加载进入内存会涉及初始化,磁盘过大意味着碎片可能会很多,可能会影响开机速度(这里说的是机械硬盘,因为机械硬盘的寻道时间和旋转时间比较长),如果你用的是固态硬盘就没必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当然如果内存很大也不用考虑这问题(系统可以一次性加载进入内存,不需要VM的映射)。 假设你使用 机械硬盘,怎么重新划分空间。 如果你安装硬盘分区工具diskgenius等,直接压缩系统盘,然后对压缩出来的空间再新建分区即可。 如果你没安装,Windows自带的磁盘管理工具也是可以有效的,但估计速度上会慢一点点。 压缩系统盘+对压缩空间新建分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