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PE工具箱是一款极适合于网管、装机人员使用的多功能WinPE系统维护工具箱,它基于Windows PE制作,支持USB 2.0/SCSI/Netcard等设备,操作简便,界面清爽。您可以使用它进行磁盘分区、格式化、磁盘克隆、修改密码、数据恢复、系统安装等一系列日常应急维护工作。相比同性质的DOS系统维护工具,PE工具箱更容易操作、更容易上手。并且它有体积小,启动超快等特点,相信它能提高您的维护效率。
当您选择“安装到当前系统(推荐)”这个选项并安装后,安装程序会在电脑的系统盘里安装一个启动非常简单的PE工具箱,每次开机都可以选择进入,启动超快。
安装程序将首先引领您进行一些安装前的相关设置。这些个设置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有些陌生,这时您可以不用多做考虑直接点安装。对于进阶用户,我相信页面上的文字已经足以让您清楚各项设置的含义。
这里只对一些不容易理解的设置进行解释:“启动菜单名称”这里是设置开机时进入PE的选项名称,这里完全可以自定义。“等待时间”:表示进入PE工具箱的等待时间,默认为两秒。如果您在这个时间内不按住上下键,等待时间一过,直接进入本地系统。这个时间推荐不超过5秒。“包含进入MAXDOS工具箱……”这个选项,表示安装程序会设置成在PE启动前增加一个可选菜单,提示进入PE或进入DOS。您可能需要使用DOS,选中这个选项会提供一个DOS可选项。如果您不需要使用DOS,您完全可以不勾选这个选项以加快进入PE的速度。“PE启动密码”表示可以在PE启动前设置一个密码以防止别人进入PE,输入正确的密码后才可以继续操作。这个密码同时是卸载PE工具箱的密码。如果密码输入框留空,则表示不设置密码。如果您不幸忘记了之前设置的密码,请与作者联系。“设置PE启动时的分辨率”表示这里可以选择进入PE后,分辨率是大还是小,如果您的显示器只支持1024*768以下的分辨率,请设置成“小”。“自定义桌面”:如果您不喜欢PE系统默认的那个桌面,您可以在这里选择张您喜欢的图片文件作为PE桌面背景。“设置系统卷标”:这里的选项表示在安装PE时自动把系统分区的盘符(名称)改成"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进入PE后,能快速分辨出哪一个分区是系统盘,方便了维护。同时也提高了安全性,因为进入PE后,磁盘的盘符可能错乱,这样以一个固定的名称来代替盘符作为标识,无疑大大降低了因弄错分区而丢失数据的风险。“创建制作工具桌面快捷方式”:表示安装后会在本地系统的桌面增加一个支持再次安装PE到U盘、安装到硬盘、制作光盘ISO的小工具。这个功能不是在PE的桌面增加快捷方式,请注意。
安装程序还会自动判断您上次设置的参数,当您安装新版本或者是重新安装的时候,安装程序会默认您上次的设置。
如果您安装后觉着不好用需要卸载,可以在以下两个地方找到卸载程序:系统的“卸载或添加程序页”、还有开始菜单里面的“土豆PE工具箱”子菜单里。卸载程序会完整地卸载整个PE工具箱,不会残留文件。
当您选择“制作可启动U盘”选项时,安装程序会安装一个完整的PE工具箱到您的U盘,使用这个U盘启动,即可进入PE工具箱。可启动U盘方便携带,是维护的好帮手。首先安装程序将引领您到U盘启动个性化设置界面,完成U盘的选择和相关的设置后,点击制作即可一键制作可启动U盘。土豆PE工具箱含有的制作模式众多,共有五大类安装方式,每种方式中又有不同模式的可选项,总共加起来有几十种不同的变化,足以做出100%启动的U盘启动盘。接下来,将为您介绍每一种方式的安装设置与特性:
1、方法一:单分区GRUB4DOS启动方式:此处单分区的意思为不写入隐藏分区,U盘只留一个分区。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写入GRUB4DOS的MBR到U盘,使得U盘在启动时直接进入GRUB4DOS的菜单。在方法一的界面设置中,“格式化选项”是个相当重要的选项,“勾选格式化”选项会在安装时格式化您的U盘,在格式化的附加选项中,“文件系统”可以按需要选择,FAT32是我推荐的一种方式,但是缺点是不能复制大于4G文件,NTFS格式能复制大于4G的文件,但是U盘格式化成NTFS会有一系列的问题发生,比如复制文件的时候速度统计不准确。所以如果您确实对大文件的支持特别在意,请选择方法二、五,方法五是最适合闪存的EXFAT格式,对大文件格式的支持很靠谱,但是方法五的缺点是不支持DOS。至于“原生格式”,表示在U盘格式化时,默认的一种引导方式,但是经过GRUB4DOS的MBR的写入,这种引导方式不起作用,只是用作格式化成整理启动结构。若不了解这里的原生格式选项的具体含义,默认USB-HDD即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格式化U盘时也会删除用Fbinst制作的隐藏分区。故,若您想卸载用方法二产生的隐藏分区,用这里的方法一选择格式化的情况下再安装一遍即可。若您之前已经用这种方法格式化过或者您坚定地认为U盘无需格式化就能启动,那么完全没有必要再次格式化了,这时把格式化前面的勾去掉即可。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当勾选格式化按钮时,字体背景颜色会变绿,取消勾选就会恢复颜色。您可能在猜测安装程序到底为什么这么做。是的,您猜对了,目的是提个醒,绿色背景亮起让用户看到格式化选项已经被勾选,安装时U盘会被整体格式化,这时您需要备份数据,否则您的数据将丢失。在“高级选项”中的“设置卷标”这里,是方便在安装PE时就为U盘设置一个卷标,这个卷标默认的是您以前的卷标,若您之前没设置过卷标,那么默认成“通用工具箱”,改写这里的卷标可以设置U盘的卷标,当您留空,则表示把卷标设置为空。在“其它选项”中,。“启动时默认大分辨率”表示这里可以选择进入PE后,分辨率是大还是小,如果您的显示器只支持1024*768以下的分辨率,请取消勾选它。“包含DOS工具箱”这个选项,表示安装程序会设置成在PE启动前增加一个可选菜单,提示进入PE或进入DOS。您可能需要使用DOS,选中这个选项会提供一个DOS可选项。如果您不需要使用DOS,您完全可以不勾选这个选项以加快进入PE的速度。“自定义桌面”:如果您不喜欢PE系统默认的那个WIN8小鱼桌面,您可以在这里选择张您喜欢的图片文件作为PE桌面背景。“同时复制安装包”表示如果勾选这里,安装程序在安装时,会将本安装包同时复制进U盘,以方便携带本PE的安装包到别的机器上安装。
2、方法二:写入到隐藏分区的Fbinst方式:这种方法会利用Fbinst技术将PE写入隐藏分区启动,以达到防止格式化时PE被删除的情况,一般称作UD法。这种方式启动成功率相当高,缺点是不能随意删除PE工具箱,还有在某些情况下U盘的速度可能会受到影响。虽然有些缺点,但是不能否定它在启动成功率上的优秀表现,因此如果您希望PE是存在于隐藏分区,并且对启动成功率有很大要求,那么这种方式很适合您。这种方法制作剩下的分区可以随意格式化。若您想卸载这种方法所产生的隐藏分区,可以使用本工具箱的方法一三四五重新格式化安装一遍。在方法二的界面设置中,仅提供了FAT32-USB-HDD模式与FAT32-USB-ZIP模式的选择,一般这里不用修改,还有一个CHS的可选项。如果默认的设置不能够启动成功,请调整这些选项重新尝试。对于其它选项的具体含义,请参见方法一中的有关说明,这里为篇幅不再重复。
3、方法三:类似UltraISO的U+启动方式:这种方式也是单分区的模式,不写入隐藏分区,和方法一比较相似,只是这个方法将MBR写成USB-HDD+或USB-ZIP+,PBR写成NT6.X。这个方法做出的PE启动盘,和用UltraISO工具写入硬盘镜像制作启动盘基本一致,具备U+启动成功率高的特性,并且还可以不格式化。对于喜欢U+的朋友来说,这种方法再合适不过了。这种方式的设置界面中相比方法一而言,仅多了一个选项就是引导方式,分为USB-HDD+或USB-ZIP+,HDD+为增强了的USB-HDD,兼容USB-HDD方式,USB-ZIP+兼容USB-ZIP和USB-HDD方式。对于其它选项的具体含义,请参见方法一中的有关说明,这里因篇幅不再重复。
4、方法四:单分区NT5.X、6.X启动方式:这种方式同样和第一种、第三种比较类似。区别就是这种方法的MBR和PBR为NT5.X或NT6.X。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如果不用DOS,进入PE时不经过GRUB的菜单,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不能进入PE的风险下降了。这种方式的设置界面中相比方法一而言,仅多了一个选项就是引导方式,分为6.X和5.X,6.X是直接启动BOOTMGR的方式、5.X是启动NTLDR的方式,两者区别不大,可看情况选择。其它选项的具体含义,请参见方法一中的有关说明,这里为篇幅不再重复。
5、方法五:可格成exFAT分区的NT6.2方式:这种方式很有意思,可以支持EXFAT的分区启动PE,在格式化时格式成EXFAT即为EXFAT,原理和方法四及其相似,只是这里使用的是WIN8的bootmgr。缺点就是不能使用DOS工具箱。其它选项的具体含义,请参见方法一中的有关说明,这里为篇幅不再重复。
当您选择“安装到移动硬盘或本地硬盘”选项且不勾选“是否要安装至本地硬盘”时,安装程序会安全地安装一个完整的PE工具箱到您的移动硬盘,使用这个移动硬盘启动,即可进入PE工具箱。可启动移动硬盘方便携带,容量大,启动速度快,是维护的好帮手。首先安装程序将引领您到移动硬盘个性化设置界面,完成移动硬盘和主分区的选择和相关的设置后,点击安装即可一键制作可启动移动硬盘。土豆PE工具箱含有的制作模式众多,共有四大类安装方式,每种方式中又有不同模式的可选项,总共加起来有几十种不同的变化,足以做出100%启动的移动硬盘。四大类安装方式如下:
1、方法一:GRUB4DOS启动方式
2、方法二:类似UltraISO的U+启动方式
3、方法三:NT5.X、6.X启动方式
4、方法四:低格并写入到隐藏分区(FBA)
其中具体的设置和U盘安装基本一致,具体可以参考U盘安装的各项设置,唯一的区别就是移动硬盘的安装不会格式化,并且需要手动选择主分区。这里主分区一般都为移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需要强调的是方法四会整体格式化移动硬盘,在使用时一定要事先备份数据。在制作移动硬盘的设置界面里,右上角有个“说明”按钮,里面也介绍了安装时的具体问题说明。这里也不再重复。
当您选择“安装到移动硬盘或本地硬盘”选项且勾选“是否要安装至本地硬盘”时,在选择移动硬盘的列表里同时显现本地磁盘的列表,此时可以将PE安装至第二硬盘。但是请一定不要误认为这个选项是安装到系统所在硬盘的。这种方法并不是要取代“安装PE到当前系统”选项,而是为多硬盘用户提供一种高级的安装方式。其实这是为第二硬盘准备的。这里的安装到本地硬盘指的是通过直接修改硬盘的MBR与PDR直接将PE安装至第二块本地硬盘,当然,由于“第二硬盘”只是逻辑上的概念,这种方法也能安装到主硬盘。但是这样会破坏原来的系统引导。除非您有两块或两块以上的本地硬盘,否则请您不要使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相当危险,一旦您错误滴选择了安装到主硬盘,就会导致您开机以后只能进入PE而无法进入系统了。所以除非您必须这样做并且知晓这种方式可能带来的后果,并确定自己能够准确判断哪一块硬盘是第二硬盘,否则一定请您不要勾选它。当您勾选了这个选项后,在接下来的安装中会多出本地磁盘的盘符可供选择,不勾选则只显示移动硬盘的盘符。安装到第二硬盘后,可以在BIOS里设置从第二硬盘启动即可进入PE。
请特别注意:如果您只是为了安装PE到移动硬盘,不必勾选“是否要安装至本地硬盘”这个选项。这个选项专为发烧级用户提供,新手勿勾选。
当您选择“生成可启动ISO镜像”选项时,安装程序生成一个可启动ISO镜像,这个镜像可以用来直接刻盘、合盘或者写入到U盘。在安装前,安装程序会引领您到一个设置页面,这个页面的设置很简单:“选择生成的ISO模式”这里的两个选项一个是含DOS的一个是不含DOS的。如果您不需要使用DOS,您完全可以选择不含DOS的这个选项以加快进入PE的速度。“启动时默认使用大分辨率”这个选项表示这里可以选择进入PE后,分辨率是大还是小,如果您的显示器只支持1024*768以下的分辨率,请取消勾选它。“ISO卷标”这里表示您可以自定义ISO的卷标。“自定义桌面”:如果您不喜欢PE系统默认的那个WIN8小鱼桌面,您可以在这里选择张您喜欢的图片文件作为PE桌面背景。安装程序会自动判断生成的ISO是不是正确的,如果制作时出现意外,会弹出提示,这时您根据提示进行操作即可。虽然可以自动判断ISO的正确性,但还是请您在使用前检查ISO文件是否正确后再继续使用。正确生成的ISO体积在90MB左右,打开ISO文件后,如果存在完整的7777文件夹和BOOTMGR即为成功。否则可以判断为生成出现错误。
如果您想刻录ISO制作可启动光盘,新手朋友请注意:
ISO镜像刻盘后可以直接启动,但请务必使用正确的ISO启动盘刻录方式,而非直接用类似“复制”的操作将ISO文件以单个的文件方式刻录到光盘。如果您不理解上面这句话的意思,不必担心,请直接按照如下这种简易通用的方法刻录ISO镜像:“使用UltraISO软件打开ISO镜像后,点击‘工具’菜单里的‘刻录光盘映像’选项进行ISO的刻录。”或者使用更专业的NERO等软件进行刻录。由于镜像不大,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这个ISO建议用来合盘。如果您并不了解这里作者所说合盘的意义,请直接刻录ISO镜像无需多虑。
如果您想把ISO写入U盘制作可启动U盘,新手朋友请注意:
使用ISO镜像写入U盘的方式制作可启动U盘是一种比较高级的方式,手工操作较繁琐。虽然这个镜像可以实现量产、U+写入、Fbinst写入等,但是作者认为,如无特殊需求或者是万不得已,请不要过分追求这种启动方式,比较折腾人。作者也不喜欢这种方式。所以建议制作可启动U盘时,请先使用安装程序的自动安装至U盘的方法,如果发现实在不能启动,再尝试ISO方式也不迟。如果您确实需要使用这种方式,但不了解如何将ISO写入U盘,不必担心,请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写入:“使用UltraISO软件打开ISO镜像后,点击‘启动’菜单里的‘写入硬盘映像’选项进行写入,这是通常大家说的U+方法”。当然,对于技术娴熟的爱好者来说,将ISO以何种方式写入到U盘无需参照我给出的建议,请尽情发挥。
一、从硬盘启动:
这种方式提供了最简单的维护解决方案,其基本原理就是增加一个系统的开机启动项,每次开机的时候您都可以选择是进入本地系统还是进入PE。安装程序并不将PE的启动项作为默认启动项,而是提供一个具有等待时间的启动项选择界面。在这个时间内,您有机会选择进入PE工具箱(按方向键的上下键选择),错过这个时间电脑会自动进入本地系统。如果您不幸错过这个时间,那么只好再次重启后进行选择。这个时间默认是2秒,当然您可以在安装时修改这个时间,可长可短,一般等待时间设置不超过5秒足够反应。
二、从U盘、移动硬盘、光盘启动:
这三种启动的方式都是从移动介质启动的一种方式。方法就是在开机的时候让BIOS从移动介质启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1、进BIOS设置,让计算机的第一个启动为移动介质。2、开机时按启动快捷键,选择需要启动的移动介质。作者推荐第二种方式,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不用让电脑每次都尝试移动介质,这样当不用PE的时候,进入系统比较快。我们只需要每次用PE的时候从移动介质启动就行了。下面列举每种品牌的机器开机时对应的启动快捷键按钮:
组装机主板 | 品牌笔记本 | 品牌台式机 | |||
主板品牌 | 启动按键 | 笔记本品牌 | 启动按键 | 台式机品牌 | 启动按键 |
华硕主板 | F8 | 联想笔记本 | F12 | 联想台式机 | F12 |
技嘉主板 | F12 | 宏基笔记本 | F12 | 惠普台式机 | F12 |
微星主板 | F11 | 华硕笔记本 | ESC | 宏基台式机 | F12 |
映泰主板 | F9 | 惠普笔记本 | F9 | 戴尔台式机 | ESC |
梅捷主板 | ESC或F12 | 联想Thinkpad | F12 | 神舟台式机 | F12 |
七彩虹主板 | ESC或F11 | 戴尔笔记本 | F12 | 华硕台式机 | F8 |
华擎主板 | F11 | 神舟笔记本 | F12 | 方正台式机 | F12 |
斯巴达卡主板 | ESC | 东芝笔记本 | F12 | 清华同方台式机 | F12 |
昂达主板 | F11 | 三星笔记本 | F12 | 海尔台式机 | F12 |
双敏主板 | ESC | IBM笔记本 | F12 | 明基台式机 | F8 |
翔升主板 | F10 | 富士通笔记本 | F12 | | |
精英主板 | ESC或F11 | 海尔笔记本 | F12 | | |
冠盟主板 | F11或F12 | 方正笔记本 | F12 | | |
富士康主板 | ESC或F12 | 清华同方笔记本 | F12 | | |
顶星主板 | F11或F12 | 微星笔记本 | F11 | | |
铭瑄主板 | ESC | 明基笔记本 | F9 | | |
盈通主板 | F8 | 技嘉笔记本 | F12 | | |
捷波主板 | ESC | Gateway笔记本 | F12 | | |
Intel主板 | F12 | eMachines笔记本 | F12 | | |
杰微主板 | ESC或F8 | 索尼笔记本 | ESC | | |
致铭主板 | F12 | 苹果笔记本 | 长按“option”键 | | |
磐英主板 | ESC | | | | |
磐正主板 | ESC | | | | |
冠铭主板 | F9 | | | | |
注意:上述未提到的电脑机型请尝试或参考相同的品牌常用启动热键 |
(注意:苹果笔记本在开机或重启时只要按住“option”键【即Alt键】不放,便可进入选择启动方式。)
开机时按下启动快捷键即可进入一个选择设备的页面,在这个页面里选择要启动的移动介质即可进入土豆PE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