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便携笔记本(方便携带的笔记本电脑)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3-04-09
10寸笔记本电脑推荐
华硕10寸新EeePC仅3999元 可续航7小时EeePc1000H采用了IntelAtomN2701.6GHz处理器,Intel945GMS+ICH7M主板芯片组,1G内存,80GSATA接口的传统硬盘,显卡依旧是集成的GMA950显卡,蓝牙模块、无线网卡微星U100-004US超便携笔记本4500元配备了英特尔AtomN270处理器(主频为1.6GHz)、1GB内存、80GB硬盘、945GSE+ICH7-M芯片组、集成GMA950显卡、80.211b/g无线网卡和百兆以太网卡、10英寸WSVGA液晶屏(分辨率为1024×600),130万像素摄像头十寸小本神舟优雅Q100P仅4998元英特尔超低电压的M733处理器其省电能力非常出色,拥有1G内存和120G硬盘,并集成了IntelExtreme2显卡,对应一般的日常工作处理没有问题,其内置了无线网卡,在机器便携型如此出色的基础上配置无线网卡asusVIOOO迷你小白4999英特尔AtomN270处理器(主频为1.6GHz)、1GB内存、120GB硬盘、945GSE+ ICH7-M芯片组、集成GMA950显卡、80.211b/g无线网卡
现在几乎找不到10寸的笔记本,超轻薄本都是12.5和11.6的屏幕。 前些年流行一时的上网本大部分是10寸,性能太差,现在没法用了。
10寸笔记本电脑推荐1:华硕(ASUS) T100TAF T100TA 华硕(ASUS) T100TAF T100TA是一款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二合一的产品,支持触控和178度超广的视觉体验,采用高的是可插拔的键盘,使用上来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选择使用的模式,四核的处理器让它拥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有着超高的执行率,因此能耗自然就低。
10寸的话可以选择微软新出的surface go2,我现在出差就带着surface go2,10.5寸的屏幕不占空间,就算加上电源适配器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一个背包就可以搞定了。续航方面的话在外使用一天问题不大。
买本子还是不能太便宜了,功能和性能同样的重要。个人觉得surface go2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日常工作学习完全够用了。10.5寸的屏幕携带非常方便,外观也是很漂亮的,屏幕还支持触控,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现在几乎找不到10寸的笔记本,超轻薄本都是12.5和11.6的屏幕。 前些年流行一时的上网本大部分是10寸,性能太差,现在没法用了。
10寸笔记本电脑推荐1:华硕(ASUS) T100TAF T100TA 华硕(ASUS) T100TAF T100TA是一款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二合一的产品,支持触控和178度超广的视觉体验,采用高的是可插拔的键盘,使用上来更加方便快捷,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选择使用的模式,四核的处理器让它拥有更好的性能,而且有着超高的执行率,因此能耗自然就低。
10寸的话可以选择微软新出的surface go2,我现在出差就带着surface go2,10.5寸的屏幕不占空间,就算加上电源适配器也不会有太大的负担,一个背包就可以搞定了。续航方面的话在外使用一天问题不大。
买本子还是不能太便宜了,功能和性能同样的重要。个人觉得surface go2可以满足你的需求。日常工作学习完全够用了。10.5寸的屏幕携带非常方便,外观也是很漂亮的,屏幕还支持触控,性价比还是比较高的

谁是2011轻薄之巅?22款便携笔记本横评
【IT168 评测】纵观2011年整个笔记本市场的发展,轻薄便携笔记本可以算是最为活跃的一支队伍。在上半年,随着平板电脑的大量涌现,一时辉煌的上网本逐渐走下神坛,淡出人们的视线。不过它并没有完全被平板所击垮,取而代之的是高清小本。这种笔记本与上网本类似,都具有较低的售价和小巧的机身。但高清小本搭载AMD最新推出的E350 APU加速处理器,无论是处理器的性能还是3D游戏性能都是上网本所不能比拟的。到了下半年,英特尔将它的Ultrabook计划提前实施,宏碁、华硕、东芝、联想四家厂商的Ultrabook先后上市销售。它不仅为轻薄便携笔记本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是PC对MacBookAir的有力回击,是未来笔记本电脑的发展方向。也正是因为今年轻薄便携笔记本重量繁多,所以在此次横评中,我们将参加测试22款轻薄便携笔记本分成了低价便携组、极致轻薄组和传统便携组,三个组别。▲点击相应产品了解参测产品详细信息从参测的机型来看,低价便携组主要是搭载AMD APU的11寸小本,它们的售价普遍低于3500元。极致轻薄组的机身厚度全部在17mm以下,配备英特尔低电压处理器和SSD固态硬盘,主要由Ultrabook组成。相比之下,传统便携组的笔记本覆盖面较大,只要是不符合上述两个组条件的机型均归在传统便携组中。所以在传统轻薄组中,我们即可见到极致轻薄+极致便携,售价2万元的索尼Z217;同时也涵盖了重量1.9kg,配置独立显卡的华硕U31。而我们的宗旨就是从这些笔记本中,精选出具有极致性能、极致轻薄、和极具使用体验的超“极”笔记本。平板电脑登场 上网本淡出人们视野提及轻便笔记本,就不得不说说曾经风靡一时的上网本。它是2008年华硕最先发布的一种轻便笔记本,其重量只有普通14寸笔记本的一半,大多采用7~12寸显示屏,移动便携性出色。但是上网本的性能非常有限,甚至连高清视频都无法流畅播放,仅能够提供简单的文字处理,浏览网页等初级应用,与主流笔记本的性能相差甚远。不过因售价低廉,而受到众多用户的追捧。▲华硕上网本Eee PC在经历了2年的发展之后,上网本的普及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份额,这也使得最先发起上网本的宏碁,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PC厂商。但是好景不长,2010年苹果推出了IPad平板电脑,它以超级轻薄的机身、超长的待机时间、全新的触屏体验以及丰富的应用程序,让上网本受到了空前打击。▲2011CES上展示的平板电脑进入2011年,平板电脑大量涌现。凭借着超便携的机身、全新的触控体验以及丰富的应用程序,平板电脑将上网本彻底打败,各大厂商纷纷放弃上网本,转而投奔平板市场。至此,上网本的概念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低价便携小本并没有就此终结。今年年初AMD推出了全新构架E-350 APU加速处理器,处理器芯片内部集成了高性能的显示核芯,功耗仅为17W,主要用于11~12寸便携小本,售价3000元左右,被称为高清小本。▲AMD E-350 APU与上网本相比,虽然高清小本的处理器性能依然没有达到主流水平,但其性能足以拥有日常上网办应用,特别是它集成的显卡,性能更为强劲,不仅可提供高清视频的播放,同时还能运行一些简单的3D小游戏,这是上网本远不能及的。超极本横空出世 极致轻薄笔记本将普及平板电脑的推出不仅让上网本彻底瓦解,同时它也威胁到了传统笔记本领域,这迫使英特尔的Ultrabook(超极本)计划提前实施。原本应该与2012年搭载英特尔Ivy Bridge处理器的超极本,载着低功耗的Sandy Bridge提前与大家见面。▲英特尔Ultrabook的规划英特尔Ultrabook(超极本)是英特尔联合产业生态伙伴共同打造的一种全新类别的个人计算机。与传统笔记本电脑相比,Ultrabook拥有更为纤薄的机身,其体积和重量仅为传统笔记本的一半。同时Ultrabook还保持了超长的续航时间和较强的整机性能,是笔记本的未来的发展方向,英特尔为其定制了三年的发展规格,对其给予厚望。▲首款上市的超极本宏碁S3-951今年6月份的台北电脑展上,Ultrabook(超极本)首次与大家见面,9月份宏碁率先正式发售旗下Ultrabook(超极本)——蜂鸟S3-951。这是全球第一款开始销售的超极本,其最低配置定价7999元,目前零售价仅为5799~6999元,是超极本中价格最为低廉的产品。而在英特尔强有力的推动下,华硕、东芝、联想紧随其后,相继推出了各具特色Ultrabook。与最早发布的宏碁S3-951相比,华硕推出了更为精巧的11寸超极本,且在性能方面毫不妥协;此外,东芝也为我们带来了目前重量最轻、接口配置最齐全的Z830;而联想接下来推出的U300s不仅机身更加坚固,同时拥有靓丽的橙色机身,为灰色的超极本世界带来了新的活力。由此可见超极本市场竞争的激烈,而我们这次轻薄组的横评中也包括了已发售的这四款超极本,究竟谁是轻薄之王,谜底即将揭晓。测试方法介绍在测试平台方面,我们选用Windows 7 Ultimate英文版操作系统,性能测试期间将电源管理选项调整为High Performens,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自动更新、防火墙等功能。综合性能测试程序:MobileMark2007MobileMark2007是一套电池及整机性能测试共分为如下几个测试项目,分别侧重DVD播放、高强度办公、文档阅读三种环境。我们挑选出侧重家庭环境和办公环境的两个项目进行测试,分别是DVD Playback和Productivity。这两项测试分别是模拟家用环境中比较极端的DVD播放测试,只计算运行时间,不记录性能得分。SYSmark2007 Preview套装该款性能评估软件共包括E-Learning 、Office Productivity 、Video Creation 、3D Modeling,分别模拟用户互联网学习、办公应用、影像创建、3D建模。本测试软件模拟不同用户日常办公操作的各种办公软件, 通过模拟用户日常操作的方面对整个系统性能进行评估。每项测试均运行3次,取3次测试中的最高性能得分。每次运行前均需整理磁盘碎片。测试得分越高越好。单项性能测试程序:3DMark Vantage在图形部分的测试中,我们采用了Futuremark最新的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这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可以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3DMark Vantage提供了全新打造的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并引入四种不同等级的参数预设(Preset),可以更细致地反映系统性能等级。在测试中,我们将系统分辨率调整为同一的1024×768,使用测试软件提供的Entry模式来进行测试。PCMark VantagePCMark Vantage是Futuremark发布的新一代PCMark基准测试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相对于上一个版本PCMark06,PCMark Vantage的整体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以前按照PC的几个子系统逐渐转变为按照用途划分子项,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针对性也更强,对用户的参考价值也更大一些。它取消了原有的处理器和图形子项,保留了系统总体得分和HDD(硬盘)两个子项,同时增加了Memories(记忆)、TV and Movie(视频)、Gaming(游戏)、Music(音乐)、Communication(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几个新的项目。比较适合衡量PC的家用娱乐性能。其他器材测试项目:▲UNI-T UT71E智能数字万用表(点此查看大图)在功耗测试和温度测试中,我们在25摄氏度的测试环境中选择Everest软件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烤机测试,在测试15分钟后使用UNI-T UT71E智能数字万用表对产品的高负载功耗进行检测,并在30分钟后用红外探温仪考察机身表面多个位置的最高温度。▲Fluke Ti25热成像仪我们将笔记本电脑划分为键盘左侧、键盘右侧、手托左侧、手托右侧、CPU出风口及机身底部对应CPU位置进行测试。对于TabletPC、UMPC、薄板电脑和特殊形式的笔记本电脑,一般对应的测试点为屏幕左上方、屏幕右上方、屏幕左下方、屏幕右下方、出风口和对于处理器机身背部,测试使用器材为Fluke Ti25热成像仪。▲ACS 6A-JJ电子秤重量测试我们将不参考任何官方数据,以收到测试产品为准,测试工具为符合国家标准的ACS 6A-JJ电子秤,测试数据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测试数据分为两部分,一个是携带重量,包括电源适配器和主机电池,另外一个是整机重量,只称主机和电池的重量。▲TopconBM-7亮度色度测试仪对于笔记本液晶屏幕在显示效果方面的性能,我们将单独进行液晶屏幕客观数据测试,测试设备为TopconBM-7亮度色度测试仪。注:1、无被动散热装置的笔记本电脑将不记录CPU出风口温度。2、主观考察将考虑如下因素:键盘手感、鼠标代替设备手感、内置音箱表现、出风口是否位于右侧、右侧是否设计USB接口等。3、所有测试项目均在1024X768环境下测试,不满足条件者选择屏幕拉伸。4、运行所有测试前将重新启动计算机,运行磁盘整理程序。22款轻薄笔记本机身重量对比既然我们这次的主角是轻薄笔记本,那就一定不能缺少了笔记本机身重量的比拼,它直接影响着笔记本的移动便携性。所以我们为您列出了这次参加测试的22款便携笔记本的机身净重(包括电池的重量)。▲重量越轻越好上面的图表中将测试的这22款笔记本按重量进行排名。从排名第一的三星900X1B开始到排名第七的宏碁S3-951,除了神舟优雅UV21以外,其余6款均属于极致轻薄型笔记本,机身厚度均在17mm以下,具有极佳的移动便携性。从第8名富士通PH521开始到第13名戴尔M102,这6款笔记本机身重量在1.5KG左右。其中惠普DM1、戴尔M102和富士通PH521是搭载APU的11寸高清小本,ThinkPad X220、ThinkPad X220和戴尔E6620是三款12.5寸的商务便携笔记本。虽然机身体积小巧,重量较轻,但厚度与普通笔记本差不多,并没有追求极致纤薄,更注重笔记本的实用性。从排名第14的索尼SD18往后,笔记本的机身重量均在1.7KG以上,主要由普通轻薄笔记本组成。虽然便携性有所降低,但部分机型配置了独立显卡,可为我们提供更强的3D游戏性能。尤其是排在最后的戴尔XPS14z,它将14寸大屏装入13寸机身中,视觉体验更为出众。22款轻薄笔记本机身发热量对比笔记本的机身发热量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尤其对于轻薄笔记本,由于机身体积更小巧,厚度更纤薄,导致机身内部空间狭小,对笔记本的散热系统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次测试中,我们使用AIDA64系统稳定性测试对笔记本技进行30分钟烤机,让后通过Fluke Ti25红外探温仪对笔记本键盘面和机身底面的热辐射进行侦测。▲键盘面最高温度排名从键盘面的温度测试结果来看,表现最好的两款笔记本是搭载APU的富士通PH521和惠普DM1,其键盘面最高温度仅为33度,远低于人体体温,使用起来非常清爽。除了表现最好的两款笔记本以外,其余大部分笔记本键盘面最高温度控制在40~43度之间,实际使用起来感觉有些温热,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极致纤薄的机型温度控制并不理想,它们键盘面最高温度超过了46度,手摸到这些区域的时候,感觉更为明显。▲机身底部最高温度排名相对于键盘面,轻薄本机身底部温度表现就有些不尽如人意了,大多数轻薄笔记本该面温度都在40度以上,最高的一款居然达到了60度的高温。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方面是大多数笔记本的处理器、显卡等发热大户设计在这一面;另一方面是大多笔记本机身底面都开设有散热孔,热量会从这些散热孔散发出来,所以这些笔记本机身底部温度较高。当然也有几款机身温度控制出色的机型,比如惠普DM1,它的机身底盖采用一体式设计,表面没有设置任何散热孔,但因其配置的低功耗APU使得它机身两面温度都不高,这也是本次测试的所以轻薄便携笔记本中发热量控制最好的一款。22款轻薄笔记本电池使用时间对比作为以移动办公应用为主的轻薄便携笔记本,电池使用时间虽然重要,但为了降低机身的重量和厚度,往往会在电池的容量上左侧妥协,这导致以往的轻薄便携笔记本的电池使用时间并不理想。从续航测试结果来看,得益于全新的处理器构架,今年推出的轻薄便携笔记本的续航时间大部分保持在300分钟(5小时)以上,较去年同类笔记本相比整体提升了30~40%,在移动办公应用中可为用户带来更长久的体验。▲电池使用时间测试(时间越长越好)当然,在这些测试的笔记本中也有续航时间较短的机型,如戴尔E6220,其续航时间仅为186分钟。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降低机身重量仅配置了3芯锂离子电池,这导致它的续航与其它机型存在加大的差距。除了戴尔E6220以外,续航时间更短的神舟优雅UV21就不仅仅是电池容量偏小的问题。它还采用了比较陈旧的硬件平台,在整体的能效和电源管理方面与新平台存在较大差距,这是它续航时间最短的另一个原因。说完了续航时间最短的两款笔记本之后,再来看看续航时间最长的两款产品——宏碁8481G和华硕U31SD。这两款笔记本之所以拥有10小时以上的电池续航时间,与它们配备的大容量电池有直接关系。不过在增加电池容量的同时,也使它们的机身体积和重量有所增涨,令其在移动便携性上做出了妥协。22款轻薄笔记本多媒体性能对比在笔记本性能测试方面,这次横评主要涉及PCmark、SYSmark和3Dmark三款权威的测试软件,不过受篇幅所限,我们仅列出对整机性能评估最为全面的PCmark成绩,它的得分可以反映出笔记本的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硬件的综合性能。极致轻薄:配备SSD固态硬盘 整机性能较为出色极致轻薄组的笔记本以英特尔最新发布的Ultrabook(超极本)为主,搭载英特尔第二代酷睿i系列低功耗处理器,全部采用SSD固态硬盘,机身厚度不足17mm,重量1.5kg以下,具有极强的移动便携性。▲配置SATA3.0固态硬盘的华硕UX21得分最高从PCmark的得分可以看出,英特尔新一代低功耗处理器性能表现出色,极致轻薄笔记本在性能上并不比传统笔记本差。同时SSD的使用,不仅对极致轻薄性能提升上做出了很大贡献,并且还缩短了开机时间,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普通轻薄:配置差别不大 多数笔记本性能接近普通轻薄笔记本在硬件搭配上,以标准电压处理器为主,但这次参加测试的宏碁8481G则是一款采用英特尔低功耗i3处理器的产品,再加上它采用了机械硬盘,所以性能最低。▲SSD配合标准电压i5处理器索尼Z217性能卓越对于其它轻薄便携笔记本来说,大多数PCmark成绩都在6000分左右,整机性能不相上下。但从上图也可看到,索尼Z217的得分非常突出,这主要是因为Z217在配置标准电压处理器的同时还搭载了SSD固态硬盘,所以它的整机性能表现卓越。低价轻便:机型有限 性能较低最后我们再来看看售价两三千元的低价便携笔记本。这次我们测试的低价便携笔记本大部分都是搭载了AMD E350/E450 APU加速处理器,它的性能与主流笔记本性能存在较大的差距,仅可满足简单的网页浏览、打字办公等基本操作。不过它的性能比上网本要高许多,不仅可以流畅播放高清视频,同时还可在较低画质下,还能运行一些简单的3D小游戏。▲神舟优雅UV21采用英特尔SU2300处理器但是在低价便携组中也存在非APU的产品,那就是神舟优雅UV21,它搭载了英特尔SU2300处理器,配置X4500集成显卡,整机性能与搭载APU的小本处于同一水平,而价格仅为2199元。22款轻薄便携笔记本PCmark得分总排名:▲配置SSD机型得分普遍较高综合所有参测笔记本的配置和PCmark成绩来看,排名靠前的轻薄笔记本全部都采用了SSD固态硬盘,并且机身厚度均没有超过17mm,且除排名第一的索尼Z217以外,全部是超极本。由此可见轻薄笔记本已经甩掉低能的帽子,轻薄笔记本时代已经到来。22款轻薄笔记本整机设计性能综合评分通过对22款产品的全面评测,我们最终对产品在性能、设计、操作体验、随机附件以及厂商的售后服务进行综合评判。并对外观、材质、重量、功耗、散热、网络连接、显示效果以及扩展能力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以各款产品在每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作为依据,对其综合素质进行了细致的评判。由于涉及项目众多,受篇幅所限就不将每个项目单独列出,这此我们仅把最终评分结果展示出来。▲极致轻薄组东芝Z830得分最高▲普通轻薄组索尼Z217得分最高▲低价便携组惠普DM1最高▲综合排名索尼Z217夺得桂冠从最终得分结果来看, 东芝Z830的综合性能在极致轻薄组中表现最为出色,惠普DM1在低价便携组中排名第一,而普通轻薄组中的索尼Z217和戴尔E6220排在前两名。所以这四款笔记本在本次IT168笔记本横评中获得轻薄便携组的编辑推荐奖。接下来我们相信了解一下这四款笔记本的具体情况。编辑推荐奖:极致轻薄 东芝Z830▲编辑推荐奖:极致轻薄 东芝Z830点评:作为超极本的一员,东芝Z830配置低功耗i5处理器搭载128GB SSD固态硬盘,整机性能可以较好的满足日常办公娱乐的需求。同时东芝Z830整机重量仅为1.09kg,是此次参评的笔记本中最轻薄13寸笔记本。除此以外,东芝Z830还在15.9mm厚度机身中,配置了VGA接口、HDMI接口和RJ45网络接口,是目前接口最为齐全的超极本。▲点击查看详细评测编辑推荐奖:普通轻薄组 索尼Z217▲编辑推荐奖:普通轻薄 索尼Z217点评:作为定位轻薄市场的扛鼎之作,SONY VAIO Z系列笔记本一直以其强劲的硬件配备、出众的机身细节设计为人们所称道。而此次参评的索尼Z217同样是延续了Z系列一贯的“变态”设计,在16mm的纤薄机身中,容纳了标准电压处理器,且搭载了2块SSD组成的RAID0磁盘阵列,整机性能表现出众。当然作为此次22款轻薄笔记本综合得分最高的笔记本来说,Z217不仅具有超高的整机性能,它的接口配置同样出色,USB2.0、USB3.0、HDMI、VGA、RJ45等常见接口一个都不少,这对于一款极致纤薄的笔记本来说非常难得。除了以上优点之外,得益于它于碳纤维材料机身,索尼Z217重量仅为1.13千克,具有极佳的移动便携性,并且整机做工、设计非常出色,是目前极致轻薄笔记本中的佼佼者。不过要想拥有这样一款卓越的轻薄笔记本可要付出近20000元的代价,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实在有些太贵了。编辑推荐奖:普通轻薄组 戴尔E6220▲编辑推荐奖:普通轻薄组 戴尔E6220点评:戴尔 Latitude E6220是普通轻薄组中得分最高的一款笔记本,它采用了戴尔独有的Tri-Metal外壳,经过MIL-STD 810G测试,具有非常坚固耐用的机身。并且E6220还配备了指纹识别器和感应式智能卡读卡器,增强了整机的数据安全性。除了具有较强的安全性以外,戴尔E6220还是一款注重用户实际使用体验的笔记本。它配备了手感舒适的键盘,支持指点杆和触摸板两种光标控制方式,采用12.5英寸防眩光雾面显示屏,且机身底部拥有一大块可快速拆卸的挡板,升级清灰非常方便……在整机配置上,戴尔E6220搭载英特尔第二代酷睿i5 2520M处理器和英特尔HD3000核芯显卡,完全可以满足复杂的日常办公应用和入门级3D游戏。再加上它1.5千克的小巧机身,虽然厚度不算纤薄,但也具有不错的移动便携性,适合以移动办公应用为主的商务用户选择。当然戴尔E6220也并非绝对完美。它虽然为我们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接口,但没有配置目前流行的USB3.0接口。除此以外,我们测试的这款E6220配置了3芯电池,这使它的续航时间仅为3小时,难以满足长时间的移动办公需求。编辑推荐奖:低价便携组 惠普DM1▲编辑推荐奖:低价便携组 惠普DM1点评:惠普DM1搭载AMD最新的E-450 APU加速处理器,虽然性能与主流笔记本存在较大差距,但完全可以应对简单的上网办公、高清播放和入门级3D游戏。同时DM1整机续航时间达到6小时,裸机重量1.5kg左右,配合11寸小巧机身,具有不错的移动便携性。除此以外,DM1的机身通体采用银色和黑色相搭配;底盖采用免螺丝设计,拆卸方便可轻松实现清灰升级等操作,日常维护较为便利。目前售价3000元左右,适合对性能要求较低,注重移动便携性的用户购买。

联想ThinkPad X1 Nano评测:仅重907克的电脑
关于联想的争议一直很多,但不可否认ThinkPad系列笔记本电脑确实有一群忠实的粉丝。当然了,这是因为ThinkPad确实有过人之处。一般来说,它的产品在整体性能、键盘手感和电池续航方面,都是非常出色的。 最近,联想发布了ThinkPadX1 Nano笔记本电脑,不仅升级了显示屏,而且对经典的外观设计也进行了修改,使得新款ThinkPad在保持造型特点的情况下更具现代感。ThinkPad X1 Nano净重仅907克,它也成为了最轻的一款ThinkPad。那么问题来了,这么轻薄的笔记本电脑会不会有很多缺点呢?从外观来看,联想并没有为了轻薄而在质感方面让步。ThinkPad X1 Nano看起来与2019年的ThinkPad X1 Carbon差不多,二者的手感也差不多。不过,这只是我的主观感觉,具体的差别还是要看参数。根据联想给出的数据,ThinkPadX1 Carbon重量为1.09公斤,而最新的ThinkPad X1 Nano重量为0.91公斤。再来对比一下其他同类产品,戴尔XPS 13重量为1.2公斤,苹果MacBook Air M1重量为1.27公斤,甚至三星的超薄Galaxy Book Flex重量都达到了1.15公斤。尽管重量如此的轻,ThinkPadX1 Nano结构却特别的结实。由于机身使用了哑光碳纤维材料,即使偶尔用一只手托住它,也不会有扭曲变形的现象。联想官方给出的信息是,这款便携笔记本电脑符合军用标准MIL-STD-810H,它能在沙漠、山区等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中正常运行。ThinkPad X1 Nano的左侧保留了两个USB-C Thunderbolt 4(雷电4)接口有一个耳机插孔,如果说你需要连接很多设备,两个USB-C接口可能不够,那就要另外再买转接器了。笔记本电脑右侧只有电源按钮以及通风孔,我更希望联想能把电源按钮设计在C面(装键盘的那一面),那样操作起来要方便很多。ThinkPad X1 Nano的C面确实也没有空着,上面装了一个小小的指纹传感器,就在触控板的旁边。所以,这台笔记本电脑除了可以通过显示屏上方的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外,还能够通过指纹识别进行登录。其实ThinkPad系列早就有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功能了,只不过,这么轻的设备还能保留这些功能,确实让人意外。另外,联想为摄像头设计了物理开关,这一点应该好评,隐私保护的意识我们都应该有。关于显示屏ThinkPadX1 Nano也带来了一些新意。那就是它的屏幕是16:10的宽高比,这意味着它的13英寸显示屏会比旧款ThinkPad要高,屏幕上可以显示更多内容。仅凭这一点,新款ThinkPad就有一种回归经典的味道。说实话,我认为笔记本电脑都应该用16:10的宽高比。加大的可视范围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还是很大的。不过要强调一点,戴尔和苹果使用16:10的屏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所以联想并不是走在前面的。而惠普最新的Spectre x360 13仍然还是16:9。除了尺寸,ThinkPadX1 Nano的显示屏效果也很不错。这是一个2K面板,支持杜比视界(Dolby Vision),能够提供丰富的色彩,亮度也达到了450尼特。可以说,这块屏幕是对旧款ThinkPad X1 Carbon屏幕的全面改进。可惜,这块屏幕并不是触摸屏,而且它的效果还是不如三星Galaxy Book Flex的QLED屏幕那么靓丽。ThinkPad X1 Nano配有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扬声器和四个360度麦克风。这样设计是为了在视频聊天的时候对方能接收到更多你周围的声音。比如,当你用ThinkPad X1 Nano与网络另一端的父母聊天时,他们可能想听到房间里孩子的声音。跟其他笔记本电脑一样,ThinkPadX1 Nano的音频缺乏低音效果,听起来没有厚重感,但这不是ThinkPad的问题,而是整个同类笔记本电脑共同的缺陷。ThinkPad X1 Nano还有一项新的状态检测功能,当你坐在笔记本电脑前面时,它会自动唤醒系统以便更快地投入工作。它使用的是有60度可视范围的IR摄像头,其实惠普早已经在它的设备中提供了同类功能,不过根据我的测试,ThinkPad X1 Nano的准确率更高,使用起来更容易。每次,当我回到办公桌前时,屏幕都会自动亮起来。在我的印象中,以往的ThinkPad与其他笔记本电脑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的键盘。新款ThinkPad X1 Nano的键盘同样出色。按键之间的距离非常合理,按起来很舒适,按键的行程比较深,而且按键反馈让人非常满意。当然了,我一直就不喜欢键盘中间的小红点,直接把它禁用就好。另外,联想为什么不能把左下角的Fn功能键和Ctrl键换个位置呢?把Fn功能键放在最左边让我感觉很别扭,因为大多数Windows键盘都是Ctrl键在左,Fn键在右的。虽然键盘是ThinkPadX1 Nano的强项,但触控板就却远远没有那么优秀了。它的响应速度不如微软、戴尔甚至三星的笔记本电脑。当我在触摸板上滑动手指时,感觉光标有拖拽感。这当然不是致命的问题,它仍然能够正常工作,也可以用手势控制,但触摸板的使用频率还是很高的,希望以后的ThinkPad在这方面能有所改进。有了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的加持,ThinkPadX1 Nano性能果然强大。我的日常工作需要在浏览器里打开大量的页面,还要用PS进行图片编辑,同时后台也会挂着一些即时通讯软件。这些对于ThinkPad X1 Nano来说,完全不是问题。我特意用它玩了一局《英雄联盟》。虽然这一台笔记本电脑搭载第11代酷睿i7处理器,配有16GB内存,用的也是英特尔Xe显卡,但我还是认为它不适合玩大型 游戏 ,也不适合用于视频编辑工作。毕竟,这只是一台身材小巧的便携性笔记本电脑。在用ThinkPad X1Nano工作的这一天里,它的电量消耗很慢,于是我对它的续航期望越来越高。直到我开始用它来播放视频和打《英雄联盟》,它的电量消耗开始变快了。在视频持续播放测试中,ThinkPadX1 Nano的最终结果是9小时2分钟。这比我们测试过的大多数超便携笔记本电脑都要短,几乎已经要低于英特尔Evo标准的9小时了。虽然ThinkPad X1Nano的续航时间多少让人有点失望,但它非常快的充电速度确实让人吃惊。联想的宣传是在一小时内可以充电到80%,这与我的实际测试结果相符。作为一款轻巧便携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X1 Nano的功能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目前最轻便的一款ThinkPad笔记本电脑,而且还有比旧款更好的显示屏和扬声器。当然,为了降低重量,电池续航能力显然受到了影响。如果你要的是一款放进包里背一整天也不会累的笔记本电脑,那么ThinkPad X1 Nano是值得考虑的。否则,9999元的起售价格,其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比如苹果、戴尔等等,那些产品可能外观看起来更 时尚 ,续航也更长,而且相同价位的屏幕更出色。 对于“超便携笔记本电脑“这一类产品,大家有什么想法欢迎一起在评论区交流哦~

买笔记本电脑如何选
在大学一定要思考清楚自己买什么样的电脑,用途,外观,重量,性能等等有大致怎样的要求,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不同的价位。要知道这台电脑会可能伴随你4年时间,所以不要图便宜而影响了近4年的使用体验。下面就让我教大家买笔记本电脑如何选吧。选购笔记本电脑的方法基本硬件处理器建议选择名称Intel以i3、i5、i7打头的处理器。AMD的a10和fx处理器性能能到i3,i5的水准,但是要注意它们只会出现在3000元价位的笔记本电脑上。现在i3,i5,i7的处理器都到了第六代(i3/i5/i7后面那位数字即表示第几代,如i7-6700HQ即为6代处理器),5代性能好功耗发热大,6代性能稍弱但发热功耗低,另外目前4代CPU机器市面留货均为老机型,请谨慎选择。其余没有提到的处理器谨慎选择。内存和硬盘内存请至少保证4G并可以更换或添加。有时添加一条内存就可以给本本带来质的变化。硬盘有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之分,机械硬盘容量大,但是传输数据速度慢,固态硬盘传输数据快,但是容量偏小价格偏贵。如果笔记本拿到后觉得不合适的话当然也可以自行升级,不过需要注意扩展接口的问题。显卡显卡大方向上分为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集成显卡集成于处理器,性能较弱,独立显卡根据其规格性能有所区别,但是总体来说好于集成显卡,当然价格也会相应贵一些。通常来说只是看视频,看文档,完成作业的话集成显卡足矣。如果是爱玩游戏的同学可以考虑独立显卡,显卡主要有两个制造厂商,一个是Nvidia,另外一个是AMD。Nvidia方面入门级为gt920m,gt820m,gt930m,gt830m,gt940m,gt840m,可以运行诸多不标榜画质的网游;主流级为gtx950m,gtx850m,gtx960m,gtx860m,可以以不错的画质运行几乎所有网游和大部分最新大作;发烧级为gtx970m,gtx980m,可以随意畅玩几乎所有游戏。AMD方面则均为入门级显卡。还要提及到的是专业显卡,有专业需求的同学可以酌情考虑,当然价格很贵,而且不常用相应的软件的话也没必要购置此类工作站类型的笔记本。另外注意,显卡标注只有“2G显存”或是“高性能显卡”的机器均有可能是商家用来宰人的机器,谨慎选购。其它硬件这里可以参照的是屏幕分辨率,扬声器,键盘手感,重量,大小,散热等等,不过这就看大家自己的衡量了。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个方面:(1)分辨率:比较大众化的分辨率是1366*768(13-14英寸)到1080p(15.6英寸)。(2)散热是笔记本比较重要的部分,毕竟电脑太热的话电脑会降频,这样性能就下来了,同时散热不好硬件容易老化。散热方面需要自行网上查询,毕竟每款笔记本的设计都有所不同。(3)重量大小,如果是游戏达人的话请选择15英寸及以上的笔记本,如果满足一定的性能和便携性可选择14或13英寸大小的笔记本,如果想经常带着出去学习的话可以选择屏幕不大于12英寸的(当然这种电脑太便宜性能会很差,推荐价位至少在5000以上)。(4)保修,北航附近比较方便的保修点是联想的站点,在致真大厦对面,其它大品牌的电脑至少可以保证在中关村附近有维修点,乘坐地铁或公交车也都比较方便。(5)其它比如键盘手感,是否为背光键盘,是否有指纹识别就看个人需要了。电脑的购买 实体店或者是在网店购买,这对很多人是个疑惑。实体店可以让我们实际接触到本本以进一步了解本本的各方面表现。但是现在的实体店大部分都希望宰人一笔,所以大家去实体店一定要注意做好功课。通常来说,同配置的电脑一定可以在京东商城所给出的标价以内买到,有可能还可以砍价。因此建议做好功课后去官方授权的实体店购买。粗略档次 在3000+到4000+档次的笔记本,大家可以买到i5+大屏 或者是i7+小屏的本本 ,显卡gt820m-gt840m,gt920m-gt940m的各大品牌的电脑,这些电脑性能够用。在5000+档次大家可以买到i7处理器或是i5处理器带着gtx850m,gtx950m显卡的笔记本。超过6000元大部分就是游戏本,高端商务本或者是超便携笔记本了,轻薄、性能、散热三者可选其中两者。常用软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一些课程需要用到专门的电脑软件,你所选购的笔记本电脑最好拥有能够满足这些软件最低运行需求的配置。书院三个专业方向学习所需的软件包括如各种编译器、三维CAD系统、数学软件、单片机相关软件等很多种类。高级计算机语言编译器如Dev-c++、VS、VC6.0、VC++等;三维CAD则会用到CAXA、SolidWorks等;数学软件如MATLAB等;单片机相关软件如Keil系列和Proteus系列。还包括有模拟电路软件,如Multisim;Verilog编译软件如ModelSim……大学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软件并不是仅限于上文所提的这些,无论是哪个方向,只要你有兴趣和精力,都可以去发展。当然,你也没必要因为对它们的不甚了解而慌张,老师会对需要熟练使用的软件加以指导,而且大学中有许多途径提供给你学习的机会。这些软件除了是课程必需外,也都是十分实用的工具。在暑假中,你不妨先对它们进行初步的了解。简评笔电厂家 本板块不针对任何一家笔记本生产厂家,只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简要介绍这些品牌的优点与劣势之处。联想:老牌厂家,做工售后有保障,本本样式多,对应不同功能,官方授权店铺多,但是本本种类太过繁杂,不免混入糟粕。戴尔:高端产品外星人游戏系列大气上档次功能齐全,未免失去性价比,主流产品性价比中庸,做工不算出彩但胜于周到的售后服务。华硕:高端产品玩家国度系列吸引一批信仰粉,各方面出色但是性价比低,主流产品性价比略逊戴尔但是品控较好。惠普、宏碁(acer)等老牌厂商:各方面都较为中庸。未来人类、雷神、机械革命等新厂商:性价比较高,外形炫酷,但是品控较差,实体零售店和售后服务中心极少。微星:品控较好,细节处理到位,体验较好,但性价比不高,散热差,且实体零售店和售后服务中心极少。

有没有便携一点的笔记本电脑啊?
楼主,你这个问题,有点含糊了,首先是你的用途是什么,笔记本的尺寸想要多少的,越小越便携,但是,未必你能满意!主要的是,你的价格预算是多少,笔记本的选择,价格预算是一个首选因素! 上网本,10.2寸的,性能弱,只能应付一般的办公,现在基本上也没有卖的了。京东上还有宏基的10.2,价格是1599,采用双核的ATOM N2600处理器,应付一般办公,还可以。比上网本好点的,那就是采用AMD 的APU平台,集成显卡很强悍,整体性能还算不错,当然,CPU的性能不是很好,主要尺寸定位在11.6寸,重量也不重。标准笔记本里面,现在就是超级本最便携了,像神舟最便宜的超级本,价格是2999,1.7公斤,14寸的,这个尺寸,这个重量,算是很理想的了。超级本,基本上都使用固态硬盘,要是预算好的话,建议你购买超级本。一般价格在4000以上性能外观都很好的了,神舟的那个性价比高,可以考虑,要是在意价格的话。 还有,很多超级本,基本都不配置光驱,轻薄是他们的特点,轻薄高性能。还有的笔记本,13.3的模具安装14寸的屏幕,这样保持了小尺寸,大屏幕,很值得选购!
现在市场上的上网本 一般都比较轻薄如果平时出差 携带 临时办公用可以满足了 还有如果日常上网的话 可以考虑下 现在的平板 国产 平板现在价格 很低的
华硕超极本,推荐你去中关村看看目前的行情。。
有,大概七寸左右的,很小很便捷的!
现在市场上的上网本 一般都比较轻薄如果平时出差 携带 临时办公用可以满足了 还有如果日常上网的话 可以考虑下 现在的平板 国产 平板现在价格 很低的
华硕超极本,推荐你去中关村看看目前的行情。。
有,大概七寸左右的,很小很便捷的!

相关新闻
- 2023-04-16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升级
- 2023-04-13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迷你笔记本
- 2023-04-11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推荐
- 2023-04-05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的百科
- 2023-04-05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报价
- 2023-04-03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百科
- 2023-04-02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小电脑
- 2023-04-01 超便携笔记本(小巧方便携带的笔记
- 2022-09-30 超便携笔记本(超便携笔记本报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