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k 使用教程(disk使用教程)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4-03-18
isodisk使用方法
ISOD SK手法很简单,首先把启动器设备打开,按照曾是情绪操作就好了。
这个使用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它的使用方法是与它的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你想使用这个方法,你必须给他下载一些呃软件才可以。
具体的使用方法你一定要详细阅读它这个说明书,毕竟它的说什么说明书之后进行这方面的一个设置。
方法没想咋这个使用方法的话,你可以看下使用说明书,就做具体的使用方法
用了方法的话,你直接通用,按照他的操作说明书时就可以完全用了
这个使用方法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它的使用方法是与它的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所以你想使用这个方法,你必须给他下载一些呃软件才可以。
具体的使用方法你一定要详细阅读它这个说明书,毕竟它的说什么说明书之后进行这方面的一个设置。
方法没想咋这个使用方法的话,你可以看下使用说明书,就做具体的使用方法
用了方法的话,你直接通用,按照他的操作说明书时就可以完全用了

DiskGenius使用详解及功能介绍
DiskGenius是一款硬盘分区及数据恢复软件。它是在最初的DOS版的基础上开发而成的。我为大家介绍一些Disk Genius使用技巧,希望大家喜欢。目录Disk Genius 使 用 方 法 参 考Disk Genius的意思Disk Genius功能介绍Disk Genius使用方法参考如下:经过近两年的潜心“修炼”,Disk Genius的“功力”确实更加不凡,它不仅提供了基本的硬盘分区功能(如建立、激活、删除、隐藏分区),还具有强大的分区维护功能(如分区表备份和恢复、分区参数修改、硬盘主引导记录修复、重建分区表等);此外,它还具有分区格式化、分区无损调整、硬盘表面扫描、扇区拷贝、彻底清除扇区数据等实用功能。虽然Disk Genius功能更强大了,但它的身材依然“苗条”,只有区区143KB。一.Disk Genius的主要功能及特点1、仿WINDOWS纯中文图形界面,无须任何汉字系统支持,以图表的形式揭示了分区表的详细结构,支持鼠标操作;2、提供比fdisk更灵活的分区操作,支持分区参数编辑;3、提供强大的分区表重建功能,迅速修复损坏了的分区表;4、支持FAT/FAT32分区的快速格式化;5、在不破坏数据的情况下直接调整FAT/FAT32分区的大小;6、自动重建被破坏的硬盘主引导记录;7、为防止误操作,对于简单的分区操作,在存盘之前仅更改内存缓冲区,不影响硬盘分区表;8、能查看硬盘任意扇区,并可保存到文件。9、可隐藏FAT/FAT32及NTFS分区。10、可备份包括逻辑分区表及各分区引导记录在内的所有硬盘分区信息。11、提供扫描硬盘坏区功能,报告损坏的柱面。12、具备扇区拷贝功能。13、可以彻底清除分区数据。二.Disk Genius运行界面如果你只是想利用Disk Genius查看、备份硬盘分区信息,可以在直接在WINDOWS 9x下运行本软件。但如果涉及更改分区参数的写盘操作,则必须在纯DOS环境下运行,而且在使用前应将“BIOS设置”中的“Anti Virus”选项设为“Disable”。运行“DiskGen.exe”启动本软件后,将自动读取硬盘的分区信息,并在屏幕上以图表的形式显示硬盘分区情况。图1是Disk Genius检测笔者硬盘得到的分区信息结构图。左侧的柱状图显示硬盘上各分区的位置及大小,最底部的分区为第一个分区。通过柱状图各部分的颜色和是否带网格,可以判断分区的类型,灰颜色的部分为自由空间(不属任何分区),不带网格的分区为主分区,带网格的为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又进一步划分成逻辑分区(逻辑盘D、E、F…)。屏幕右侧用表格的形式显示了各分区的类型及其具体参数,包括分区的引导标志、系统标志,分区起始和终止柱面号、扇区号、磁头号。如果你对这些参数的意义不太懂,可以参阅帮助文件中“关于分区表”的内容。在柱状图与参数表格之间,有一个动态连线指示了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你可以通过鼠标在柱状图或表格中点击来选择一个分区,也可以用键盘上的光标移动键来选择当前分区。用“TAB”或“SHIFT-TAB”键可在柱状图和表格之间选择。当你选择了一个FAT或FAT32分区后,表格下部的窗口中将会显示关于这个分区的一些信息:分区的总扇区数、总簇数和簇的大小,两份FAT表、根目录、数据区的开始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特别提示:分区参数表格的第0~3项分别对应硬盘主分区表的四个表项,而第4、5、6…项分别对应逻辑盘D、E、F…。当硬盘只有一个DOS主分区和扩展分区时(利用FDISK进行分区的硬盘一般都是这样的),“第0项”表示主分区(逻辑盘C)的分区信息,“第1项”表示扩展分区的信息,“第2、第3项”则全部为零,不对应任何分区,所以无法选中。笔者曾在某网站论坛上发现一张有关DISKMAN疑问的帖子,询问有没有办法将分区参数表格中全部为零的“第2项、第3项”删除掉,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发帖者显然对硬盘分区知识缺乏了解。想真正弄懂分区参数表格中各项的意义,必须了解硬盘分区表链结构,建议有兴趣的朋友多找一些相关资料看看。三.使用说明1.备份及恢复分区表启动本软件后,按F9键,或选择“工具”菜单下的“备份分区表”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文件名(默认保存在A盘上),即可备份当前分区表。按F10键,或选择“工具”菜单下的“恢复分区表”项,然后输入文件名(默认从A盘读取),本软件将读入指定的分区表备份文件,并更新屏幕显示,在你确认无误后,可将备份的分区表恢复到硬盘。2.建立分区未建立分区的硬盘空间(即自由空间)在分区结构图中显示为灰色,只有在硬盘的自由空间才能新建分区。要建立主分区(Primary),先选中分区结构图中的灰色区域,按ENTER键;然后按提示输入分区大小,选择分区类型(要建立非DOS分区,还须根据提示设定系统标志,如建立Linux分区,系统标志为“83”)。利用本软件,你最多可以建立四个DOS主分区。存盘前如用户未设置启动分区,则自动激活第一个主分区。要建立扩展分区,先选中分区结构图中的灰色区域,按F5键,在弹出的提示框中输入分区大小后确认。扩展分区建立后,还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多个逻辑分区(逻辑盘)才能使用,方法是:选中新建立的扩展分区(绿色区域)后,按ENTER键,其后的操作与建立主分区时相同。提示:当硬盘上已有一个扩展分区时,就不能再建扩展分区了。如果你想将某个与扩展分区相邻的自由空间再划成扩展分区(即扩大“扩展分区”的范围),只能采取先删除已有的扩展分区,然后再重建才行。3.激活分区、删除分区、隐藏分区选中要激活的主分区,按F7键即可将其设定为活动分区,活动分区的系统名称将以红色显示。选中某一分区,按F4键即可隐藏该分区,再次按F4键恢复;按Delete键或F6键即可删除选定分区。提示:如删除主分区,其所在空间转化为自由空间(变成灰色区域);如删除某一个逻辑分区(如D、E…盘)后,其所在空间并不变成自由空间,而是转化为未使用的扩展分区(变成绿色区域)。4.调整分区大小本软件能在不损坏任何数据的情况下,直接调整FAT16或FAT32分区的大小。方法是:选择要调整的分区,在“分区”菜单下选择“调整分区大小”命令,然后按提示操作。建议在调整前运行WINDOWS系统的“磁盘扫描程序”检查硬盘错误并纠正,并做好重要文件的备份。不可以在调整过程中强行中断或关机(重新启动)。否则,被调整分区上的数据将会全部丢失。不过,笔者发现,Disk Genius的分区调整操作实际上只是将分区的终止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在可能的范围内(即没有数据的区域)作调整,并不能真正挪动分区的起始位置。所以此项功能似乎用处并不大。5.修改分区参数选中要修改的分区,按F11键进入修改状态(如图2),将光标移动到要修改的参数,键入你要设定的值。修改完毕后选“确定”退出。提示:用此法可调整分区的起始和终止柱面号、磁头号、扇区号,从而调整分区大小,但可能会造成逻辑盘(数据)丢失,不熟悉分区参数含义的用户要慎用此功能。6.重建分区表当硬盘分区表被病毒或其他原因破坏时,Disk Genius通过未被破坏的分区引导记录信息(主要是搜索分区表结束标志55AA)重新建立分区表。搜索过程可以采用“自动”或“交互”两种方式进行。自动方式保留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适用于大多数情况。交互方式对发现的每一个分区都给出提示,由用户选择是否保留。当自动方式重建的分区表不正确时,可以采用交互方式重新搜索。重建过程中,搜索到的分区都将及时显示在屏幕上。但不立即存盘,因此,你可以反复搜索,直到正确的建立分区表之后再存盘。此功能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选择执行“工具”菜单下的“重建分区”命令即可。此功能是修复逻辑盘丢失故障最简便的方法,特别是“治疗”因使用Pqmagic不当导致的种种硬盘故障的“特效药”。7.重写主引导记录(MBR)当硬盘的主引导记录(位于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损坏,不能引导系统时,可用本功能重写主引导记录。Disk Genius会自动检查并重写损坏的主引导记录。对于没有主引导记录(MBR)的新硬盘,Disk Genius会自动建立MBR。本功能位于“工具”菜单下。8.参数检查本软件在读出分区表后及更新硬盘分区表之前,会自动检查分区参数,发现不合理参数时逐一给出提示。你也可以在任何时候按F12键进行检查。9.更新硬盘分区表在你完成分区建立或分区参数修改操作后,要使新设置生效时,可按F8键,本软件将首先检查分区参数,无误后写入硬盘,从而更新硬盘分区表。10.查看任意扇区按CTRL_R键,在弹出的查看窗口中(如图3),指定要查看的扇区(可用TAB键选择柱面、磁头、扇区参数),“PageUp”、“PageDown”键可以前后翻页。点击窗口右上方的“保存为”按钮,还可以将以当前扇区开始的若干扇区保存到磁盘文件中。11.选择硬盘如果你的计算机装有第二硬盘,在“硬盘”菜单下将出现“第2硬盘”选项。选中它即可切换到第二硬盘。用同样的操作亦可转换到第一硬盘或其它硬盘。12.回溯功能为了防止失误,用户对分区表进行的简单操作(包括建立、删除、隐藏、激活、修改参数等),Disk Genius并不立即进行存盘,而只是在内存中做修改,等你全部修改完毕,确认无误并下达存盘命令后,它才将你的修改一次性地写入硬盘。但如果执行了写盘操作后,发现未能达到目的甚至出现错误时,是不是就无法挽回了呢?其实不用担心,Disk Genius给你准备了一副“后悔药”,对每一次写盘操作,在执行写盘命令之前,Disk Genius会在其安装目录下自动建立一个回溯文件LOOKBACK.DAT,保存本次运行中所有更新过的扇区的原内容。点击“硬盘”菜单下的“回溯”,就可以将硬盘中被改动的扇区内容恢复到写盘之前的状态。有了回溯功能,无疑为危险的分区操作又提供了一个保险。13.快速格式化分区创建了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后,你还需要对其进行格式化才能使用。现在Disk Genius也具有格式化FAT16或FAT32分区的功能了。本功能位于“分区”菜单下。格式化之前,你可以设定簇的大小,但一般不需要设定,使用默认值就可以了。格式化过程中,会询问你是否进行硬盘表面扫描,根据你硬盘的情况,如果你确信没有坏扇区,就不必扫描了。14.清除扇区数据本功能用空字节填充硬盘扇区,可以让这些扇区中的文件彻底消失。但要提醒你的是,在这样做之前,一定要经过慎重考虑!要使用本功能,请先选择要清除扇区的分区(千万不能选错!),然后在“工具”菜单下选择“清除扇区数据”。15.硬盘表面检测在“工具”菜单下选择“硬盘表面检测”,即可对某一分区的硬盘表面进行检测。此功能不是按“簇”测试,也不将坏扇区标识出来。因此可以测试任何类型的分区。你可以选择按“柱面”、“磁道”或“扇区”检测。如按“柱面”检测,当发现坏柱面时,将跳过这个坏柱面,继续检测下一个柱面,因此速度快一些。如按“磁道”检测,将跳过发现的坏磁道,因此速度稍慢。如按“扇区”检测,当发现坏磁道时,将对坏磁道内的每一个扇区进行检测,因此速度最慢。检测完成后,将产生一个坏扇区清单,保存到“BADSECT.TXT”中。16.拷贝扇区本功能用于对扇区进行复制,将扇区数据从一个位置复制到另一处。如:用FAT32分区的引导记录备份恢复被破坏的引导记录。本功能位于“工具”菜单下。运行时,按提示输入源扇区、目的扇区的起始位置及要复制的扇区个数。体会:Disk Genius确实是一个为国人量身定做的非常好用的硬盘分区工具,它对分区表进行建立、删除、隐藏、激活、修改参数等操作后,效果可立即从界面图中看到,但此时并未真正生效,等你确认无误并下达存盘命令后,它才将你的修改一次性地写入硬盘。即使是在修改已存盘生效的情况下,你仍可利用其回溯功能“反悔”。当你的硬盘分区出现问题时,不妨先用Disk Genius进行“体检”,即使你是菜鸟,也可以无所畏惧地对分区表“动手术”。强烈推荐大家到 天极下载频道 下载来试试。笔者建议,将Disk Genius安装到系统紧急启动盘上,并利用它将你的硬盘分区表信息也备份到启动盘上,以备急用。如果要进行分区信息修改时,从软盘启动Disk Genius,这样回溯文件LOOKBACK.DAT也将保存到软盘上,给你保留一付“后悔药”。<<

如何使用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
如何使用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 CrystalDiskInfo是一款仅2.4M的小巧电脑硬盘检测工具,可以检测电脑硬盘接口以及硬盘好坏。针对不少电脑小白朋友,还不知道CrystalDiskInfo怎么用,以下电脑我详细介绍下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使用方法。 一、首先在需要检测硬盘的电脑中下载CrystalDiskInfo工具【本地下载】; 二、下载CrystalDiskInfo工具后解压,由于以上提供的CrystalDiskInfo硬件检测工具是电脑制作好的绿色中文版,因此大家直接点击运行“DiskInfo.exe”文件,即可打开软件,如下图所示: 运行CrystalDiskInfo工具 三、打开软件后,就可以看到CrystalDiskInfo硬件检测工具,检测到的`硬盘信息了,如下图所示: 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使用教程 如上图,在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最上部会显示硬盘温度、硬盘容量以及硬盘健康状况等,另外在底部还会显示一些专业的硬盘参数术语,如硬盘的读取错误率、启动次数以及通电时间等等。对于用户来说,主要看硬盘健康状态、硬盘温度以及硬盘接口等项目即可。;

固态硬盘正确使用方法
固态硬盘正确使用方法 导语: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是指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而制成的硬盘,由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组成,下面我介绍固态硬盘正确使用方法,欢迎参考。 虽然SSD也是硬盘的一种,使用方式与之前HDD也基本一样。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还是有不少差异的。尤其是想要全面的发挥出SSD盘的性能,还是需要经过一些设置才行。 例如最常见的就是开启AHCI,4K对齐,使用原生SATA3.0接口,使用支持SATA3.0硬盘数据线等等。如果SSD设置不当,就会极大地影响了SSD的真实性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你真的发挥出SSD硬盘性能了吗?下面,我就以某芝SSD(此处型号被我删了,怕有广告嫌疑)为例,详析介绍一下SSD的初始化、分区格式化,系统安装,以及常用设置,教你如何正确使用全新的SSD。 一:SSD硬盘的初始化、分区格式化 当我们拿到一块全新的SSD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区了。绝大部分新SSD硬盘第一次使用时,都要经过一个初始化过程,当然少数SSD硬盘出厂时就已经初始化,也就不需要进行另外的初始化工作了。 对于没有初始化的SSD,可以先挂到任何一台电脑上进行初始化,系统会自动选择MBR模式,只要点击确定即可初始化。SSD初始化后,就可以进行分区与格式化操作了。我使用的某芝SSD容量为128G,所以没有必要再划分其它分区,直接进行格式化操作即可。如果你手里的SSD容量较大,则可以适当的进行分区操作。一般来说建议C盘容量保持在100G左右。 对SSD进行分区和格式的操作其实很简单,把SSD装在任意一台安装了WIN7,WIN8或WIN10系统的'电脑上,通过系统中的控制面板进入磁盘管理系统,在磁盘管理中直接对SSD进行分区和格式化即可。也可以使用WIN7,WIN8或WIN10系统安装盘启动,在安装系统过程中分区与格式化。在安装系统过程中,使用系统安装盘启动,在安装系统过程中选择驱动器高级选项,就可以对未分区磁盘进行分区与格式化。还可以用磁盘工具进行分区与格式化。 对于SSD一定要注意4K对齐,使用WIN7,WIN8或WIN10系统内置的磁盘管理工具来进行格式化后,会自动实现4K对齐。也可以使用专业的硬盘分区如DiskGenius(硬盘分区),分区助手等软件来实现4K对齐。在使用DiskGenius(硬盘分区),分区助手软件时,记得选择4KB对齐的选项。 分区与格式化完成后,可以用CrystalDiskInfo软件来查看一下SSD的信息。在传输模式上显示SATA/600时,说明SSD硬盘处于SATA3.0接口上,如果不是,建议更换成SATA3.0接口。(SSD硬盘对主板的接口类型有要求,必须得是SATA3(6Gbps)接口才能发挥出它的性能来。以前的 SATA2(3Gbps) 接口虽然能用,但是却无法发挥出SSD硬盘的速度来。)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款软件,来查看一下SSD是否是全新的,一般从通电次数与通电时间就可以看出来。 二:系统安装 在给SSD安装操作系统时,一定要开启AHCI模式,具体方式就是进入电脑的BIOS,将磁盘模式更改为AHCI模式。(这个如果不知道在那里更改的话,可以查看主板说明书,上面都有详细的介绍。) 操作系统建议安装WIN7,WIN8.1,如果你喜欢尝鲜,也可以安装WIN10。不过WIN10目前还是测试版,肯定存在问题,不建议新手安装。至于XP已满足不了SSD的要求,虽然可以安装,但是要手动设置比较多的东西,相对来说麻烦。另外XP没有trim,对SSD性能有一定影响。建议大家尽量不要使用XP系统,除非有特殊的需求。 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还有一个问题要注意一下,那就是如何避免全新安装WIN7,WIN8.1时,C盘前的隐藏分区问题。其实想避免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不要在安装的过程中进行分区操作,也就是说,在安装之前,不管你用WinPE也好,还是用其他系统也罢,先把需要安装WIN7,WIN8.1的分区划好容量,格式化好(NTFS),然后安装的时候直接装在你分好的分区中,就没这个问题了。如果你在安装的时候,利用WIN7,WIN8.1的安装程序来进行分区操作(删除,建立,格式化等),就会出现那个隐藏分区了。这个隐藏分区会影响AS SSD Benchmark软件中4K对齐的数字。有好多用户在安装完操作系统后,用AS SSD Benchmark软件查看,发现显示的并不是1024K,而且很长的一段数字,以为没有4K对齐,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就是因为隐藏分区的缘故。但实际上对SSD的性能并没有什么影响。如果你比较追求1024K这个数字的话,只要不出现隐藏分区即可。 在SSD上安装系统时,尽量使用原WIN7,WIN8.1操作系统,因为绝大多数GHOST版系统往往都是在机械盘上安装制作的,没有针对SSD做相应优化,有些不适合SSD。 三:安装合适的驱动 选择合适的驱动很重要,我使用的主板六个硬盘接口全部都是原生SATA3.0接口。所以驱动方便可以使用系统自带的。如果你使用的SATA3.0接口是非原生的,记得一定安装好驱动。另外我使用的SSD适合安装英特尔RST驱动。注意并不是所用SSD都适合安装英特尔这个驱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 四:其它优化 SSD硬盘擦写寿命有限,如按机械硬盘的设置方法,开启系统还原,使用碎片整理之类的,会很伤SSD硬盘。所以要禁用或移动不必要的操作系统功能。但是一个一个手动禁用会很麻烦,所以使用一些优化软件,就会省事不少。例如这款名为SSD Fresh ssd硬盘寿命优化软件,就挺实用的。 SSD Fresh 2015是一款专业的SSD固态硬盘优化工具,能够减少SSD磁盘读写次数,大大延长使用寿命!SSD Fresh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开启或者关闭系统一些与SSD性能和寿命相关的功能,例如关闭磁盘索引、关闭睡眠、关闭虚拟内存等。 这款软件需要用户输入名字和邮箱并验证激活才可使用。虽然界面是英文的,但没什么难度。 激活后,软件会自动检查并更新。 SSD FRESH 可以关闭以下系统属性,让 SSD 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得以延长:磁盘索引、碎片整理、文件访问时间、预读取、整理启动文件碎片、Windows 事件记录器、系统还原、8.3命名法支持、开启 Trim 功能、AHCI setting。注意上面的每个属性在 SSD FRESH 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请在优化前仔细阅读选择适合自己的。 点击“优化”既可以开始优化操作,然后选择“全部优化”即可自动对固态硬盘进行优化,当选项变成绿色勾即表示已经优化成功。 ;

DiskAid怎么安装使用?iOS神器DiskAid图文注册使用教程详解
虽然苹果系统相对安卓来说比较封闭一些,但自从小编发现一款名为DiskAid的软件之后,感觉这是要让iOS散发第二春啊!轻松让iOS设备无需连接数据线的情况下在Wifi环境下进行管理,还能让我们闲置的内存空间变成外接硬盘来使用,下面小编就教教大家这款iOS神器DiskAid怎么用。 DiskAid怎么用?DiskAid图文使用详解 我们先从安装开始说起吧!首先下载DiskAid: 软件名称:iphone当u盘(DigiDNA DiskAid) 下载地址:http://www./softs/130721.html 此次提供的是简体中文版的,在压缩包内还提供了注册码,直接就是特别版了!国外软件的安装过程都是很平静的,没有任何多余的插件等,我们可以放心的一路下一步。 安装完成打开后的主界面。DiskAid, 是一款简单易用的文件管理器,专用于 Apple 设备,如iPhone 或着 iPod Touch.有了 DiskAid,它就会将你的Apple 设备,变身为用途更灵活的U盘,在计算机上即插即用.使用 DiskAid,不需要对设备或计算机进行特殊的设置,只需将 iPhone 或 iPod Touch 连接至电脑,随后的操作与你平时复制文件无异。 先来说下注册吧,点击右上角蓝色“注册”按钮,会看到如下图界面: 输入提供的注册码就能注册成功了,友情提示下,注册时请让防火墙屏蔽该软件的联网权限,否则会注册失败的。 之后连接我们的设备就能看到相关信息的了。 下来还有更加详细的高级选项和信息。 在信息页内,看到我们的时设备占用情况了吗?勾选“启用Wi-Fi连接”就能打开wifi管理设备功能了。 除此之外就是软件的存储功能,可以将任何文件传送到我们的设备当中。文件、影音等等。 机器上的相机和照片也是可以再这里进行导出导入等操作。 就和设备中操作一样简单。 而音乐标签,还有更加详细的列表。我这基本全新,就装了一个12306。。。 功能大致如此,想来大家也是能一一应对的。如果你在使用中联网了,就可能注册失败了。软件的偏好设置,支持设备的重启功能。 存储里能看到相关现时隐藏功能,默认显示所有程序。 媒体默认是模糊匹配。如果你有隐私视频,建议还是禁用的好,你懂的! 其他数据,这块和我们的通讯录会有关系,建议默认。 语言这块就不多说了,支持多国语,并且默认是中文的。 小编总结:DiskAid 可以帮助你浏览设备中的所有文件,通过鼠标拖放操作即可实现文件在设备之间的传输.此外,还支持新建文件夹,或对文件进行重命名操作. 还是一款非常方便易用的PC端文件管理工具,界面也很美观,支持所有型号的iPhone/iPod文件管理,树形结构菜单界面简洁明了,不需要安装任何iPhone端的守护程序,自动检测,即插即用。现在大家都知道DiskAid怎么用了吧?相信有了DiskAid,我们的iOS设备会更加强大!

上一篇:ios制作u盘系统教程视频软件(电脑系统u盘制作教程视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 2023-08-08 checkdisk使用教程(Checkdisk是什么意思
- 2023-07-29 分区工具disk使用教程(disk分区工具
- 2023-06-07 disk 使用教程(分区工具disk使用教程
- 2023-03-04 imdisk使用教程(imdisk gui使用教程)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