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加机械安装教程(固态和机械硬盘一起用怎么安装)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3-03-07
怎样在已有固态硬盘的基础上新装一个机械硬盘
在已有固态硬盘的基础上新装一个机械硬盘方法如下: 1、首先打开购买的硬盘包装,购买机械硬盘一般是带有机械硬盘一个,SATA接口线一根,螺丝钉4个。 2、打开电脑的机箱,然后顺着主板上的线找到主板上面闲置的SATA接口。 3、将机械硬盘放入机箱中的硬盘托架上面并用螺丝固定住,不同的机箱托架的位置不同。 4、但是肯定会有一个以上的硬盘托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放固态硬盘的位置的。 5、将电脑主板上面的SATA接口线连接到硬盘上面的SATA接口上。同时把自带的那根小的接口线的一头也连接到硬盘上。 6、最后再将小口的接口线插在主板上面的小的SATA接口上。一般主板上面都会带2个SATA接口的这样可以放两个硬盘。
线路连接正确就可以了。 硬盘连接好之后,开机进入操作系统 我的电脑-右键-管理-磁盘管理--把你新的机械硬盘--新建分区。 就可以了。
线路连接正确就可以了。 硬盘连接好之后,开机进入操作系统 我的电脑-右键-管理-磁盘管理--把你新的机械硬盘--新建分区。 就可以了。

120固态硬盘,在加了个机械硬盘怎么安装,我是小白求教程视频图文
加装的机械盘是做资料盘(从盘)吗 电源线和数据线直接接到机械硬盘上:第一步,在机箱内找出安装SSD的线材,首先是SSD的电源输入接口,这个是由电脑的电源引出的线材,形状是扁嘴形;第二步,接着是SSD硬盘的数据输入输出接口,SATA线,宽度比硬盘电源线要短很多,比较小同样是扁口;第三步,安装固态硬盘,找准对应接口,线材对准SSD尾部相应的接口,基本上很难搞错,因为接口都是专用的,弄错了是接不进去的; 再用PE这类的分区工具对机械盘格式化并分区 分好区进入主板BIOS中,在启动界面中将SSD的固态硬盘设置为第一启动,保存后进入系统就可以将大量的文件及资料存储到机械盘上使用了
电源线和数据线直接接上不就得了?再分个区而已~
电源线和数据线直接接上不就得了?再分个区而已~

台式电脑怎么在机械硬盘上加固态硬盘
台式电脑在机械硬盘上加固态硬盘步骤: 主板需要有SATA3.0接口,目前固态硬盘主流是SATA3.0接口,如果主板仅有SATA2.0接口,不建议加装固态硬盘。购买台式机固态硬盘支架,以便将2.5_固态硬盘安放在支架上,装在3.5_硬盘的安装位置上。 用SATA3.0数据线连接固态硬盘,用电源转换线连接T型电源插口和固态盘扁形电源接口。 开机主板识别固态硬盘,在原硬盘系统下,对固态硬盘分区和格式化。注意4k对齐,不然固态硬盘寿命受影响。用Ghost软件将机械硬盘的系统克隆到固态硬盘。设置电脑以固态硬盘启动。 “4K对齐”就是符合“4K扇区”定义格式化过的硬盘,并且按照“4K扇区”的规则写入数据。那么如果有“4K对齐”一说必然就有“4K对不齐”。“4K”对不齐是因为在NTFS6.x以前的规范中,数据的写入点正好会介于在两个4K扇区的之间,也就是说即使是写入最小量的数据,也会使用到两个4K扇区,显然这样对写入速度和读取速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为此对于“4K不对齐”的情况来说,一定要修改成“4K对齐”才行,否则对于固态硬盘来说,不但会极大的降低数据写入和读取速度,还会造成固态硬盘不必要的写入次数。

一个固态硬盘和二个机械硬盘怎么安装?
机械硬盘的安装方法: 1、首先打开我们购买的硬盘包装,我们购买机械硬盘,一般是带有机械硬盘一个,SATA接口2113线一根,螺丝钉4个。 2、在硬盘的上方是有两个SATA接口的,一个是大接口,一个是小接口。 3、我们打开电脑的机箱,然后顺着我们的主板上的线找到主板上面闲置的SATA接口。 4、将我们的机械硬盘放入机箱中的硬盘托架上面并用螺丝固定住,不同的机箱托架的位置不同,但是5261肯定会有一个以上的硬盘托架,以及一个以上的放固态硬盘的位置的。 5、将电脑主板上面的SATA接口线连接到硬盘上面的SATA接口上。同时把自带的那根小的接口线的一头也连接到硬盘上。 6、最后再将小口的接口线插在主板上面的小的SATA接口上。一般主板上面都会带2个SATA接口的。我们可以放两个硬盘。(因为小编的电脑是安装了一个固态硬盘,一个机械硬盘,另一个接口是连接的我的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安装方法: 1、固态硬盘体积比机械硬盘小很多,容量也是小很多的。看着比较迷你。一般固态硬盘拆开包装是带有固态硬盘一个,对接线一根,以及螺4102丝钉4个的。 2、我们拆开机箱,一般机箱中都会带2个放置区域,这时候我们要看线的长短来决定安装到那个区域。因为主板线上带的SATA接口线都不会太长,我们一般是选择距离硬盘最近的那块区域。 3、将主板上面的大口SATA接口插入到1653固态硬盘上面。同时将对接线的一头插入到小口的SATA接口上面。 4、再将对接线另一头插入到主板上面的SATA接口。(一般是在CPU风扇的,内存条的一侧附近。) 5、用螺丝刀将4个螺丝固定住固态即可。 6、这样就成功安装好固态硬盘了。 7、最后用扎带把凌乱的线扎起来,盖好机箱盖就完成了。这样我们的电脑就同时安装了固态硬盘以及机械硬盘了。 扩展资料: 硬盘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1、在将移动硬盘接入电脑usb接口之前最好关闭正在使用的程序,且不要在系统启动或者关闭时候插接。 2、在移动硬盘被系统读取时有一个读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量不要进行任何操作,等读取结束后有相应提示信号即可执行相关操作。 3、在移动硬盘分区方面,建议尽量少一些分区(2个最佳),分区越多会导致移动硬盘认盘读盘时间过长,扩增额外操作,加大移动硬盘读取负担。 4、建议不要给移动硬盘做磁盘碎片整理,如需整理,建议先备份数据再格式化移动硬盘。 5、使用时不要长时间连续工作,避免移动硬盘温度过高等现象。 6、在反复拔插过程中,建议不要拔下就立刻插入,等待5秒左右较好。使用结束后应在系统中停止设备运行且删除情况下拔出,强行拔出容易对移动硬盘造成坏道或者数据丢失现象,甚至在下次使用时无法识别等问题。
6个SATA3 接口的你就将固态盘和机械盘全部插上去行了,只是注意下操作系统一定要安装在固态硬盘上,并激活成活动主分区,两个机械硬盘上的分区全部设置成逻辑分区,用作数据存储盘。主板BIOSk上将固态硬盘设置为默认第一启动硬盘,将第二启动硬盘的选项关闭,让系统只在固态硬盘上的找系统启动,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理想的使用效果了。 你的主板接口是SATA3的,插上SATA1或SATA2接口的设备,可以让设置全速运转,并不会有性能损失,如果主板只提供SATA1或SATA2插槽,而你的固态硬盘是SATA3插槽的,这样才会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发挥!
把容量较小的固态硬盘当做系统盘使用,其他两块硬盘都是自定义硬盘(至少分一个区)。
6个SATA3 接口的你就将固态盘和机械盘全部插上去行了,只是注意下操作系统一定要安装在固态硬盘上,并激活成活动主分区,两个机械硬盘上的分区全部设置成逻辑分区,用作数据存储盘。主板BIOSk上将固态硬盘设置为默认第一启动硬盘,将第二启动硬盘的选项关闭,让系统只在固态硬盘上的找系统启动,这样就可以达到最理想的使用效果了。 你的主板接口是SATA3的,插上SATA1或SATA2接口的设备,可以让设置全速运转,并不会有性能损失,如果主板只提供SATA1或SATA2插槽,而你的固态硬盘是SATA3插槽的,这样才会影响固态硬盘的性能发挥!
把容量较小的固态硬盘当做系统盘使用,其他两块硬盘都是自定义硬盘(至少分一个区)。

安装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教程
有些用笔记本电脑的用户,用着自己的电脑觉得延迟高,很卡,就想自己给自己电脑加装个固态硬盘,但不知道怎么安装。为此我为大家整理推荐了相关的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安装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教程 01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混搭平台,主角就是这两块硬盘,一块西部数据500G绿盘,另一块金士顿30G固态硬盘,至于为什么选这两块硬盘作为混搭对象,待会儿见分晓。 02除了主角以外当然也少不了配角,就是这款存储巴士A380双硬盘盒。RAID是组建在这个外置硬盘盒里头,等下的混搭,也是在这个盒子中进行的,而我们现在我所说的混搭,也是要通过RAID模式进行的。 03平台所要用的就这三款产品,除了硬盘盒和500GB绿盘是以前就有的产品,花钱买的就只这款金士顿30G固态硬盘了。目前的市场价格是380元。下面我们来看一看目前这两款产品的性能如何。 04RAID对速度有要求,所以背面的eSATA接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果少了eSATA而只有旁边那个USB2.0的话那么一切都是浮云了。话说现在硬盘盒的eSATA+USB2.0双接口组合也是最主流。 混搭之前的验身,两块硬盘分别使用A380测速(None-Raid模式)平均读取168.3MB/秒,表现不错,相当于两块正常点的3.5寸硬盘组RAID0的速度了。寻道时间才0.162毫秒,这点如果应用在系统盘上,可以大大提升程序的启动速度。由于主打静音和节能,据说内部恒定速度是5400转的,所以速度和寻道并不是这块绿盘的长处,不过73.4MB/秒的读取速度也算绿盘的正常表现了。 05之所以混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固态硬盘太贵,稍大一点容量的都要上千块,不是一般人用户能承受起的,所以才采用“混搭”这种折中的方式。 固态硬盘:存取速度快,寻道时间短,如果用来做系统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启动时间和程序运行效率, 绿盘:节能,静音,适合当家用数据盘,应该是目前台式机硬盘中最省电的。 所以,我们选了这两者进行混搭,各取所长,做一个完美搭档。 06A380这盒子虽然是为大块头的机械硬盘设计的,但是也兼容这个小小的2.5寸固态硬盘。另外,相比把SSD固态硬盘放在台式主机里头而没地方固定,这里就体现出桌面存储的好处了 。 07RAID模式跳线表,模式我已经设好了,此时SW1和SW2都打到了ON档,表示现在是JBOD串接模式。 PS:JBOD模式的特点是,能够把两块硬盘串接,合并成一块硬盘,合并后的硬盘容量就是前两者加起来的和。 08通电后,有一道耀眼的蓝光发出来,表示正常工作了。左固态硬盘,右机械硬盘,好奇怪的配置,看着有点别扭,不过照样运行。 09还有最后一步的验证,此时进电脑BIOS发现电脑把A380整个组合当做一块530G的硬盘来看待了(西数500G+金士顿30G),OK,混搭很成功! 10怎么样这个方法简单吧,而且对大多数用户来说购买一块30GB的SSD就足够了。剩下的东西完全可以从旧电脑上再利用,另外硬盘盒如果没有,想办法将SSD固定在机箱内就可以了。如果你也想提升电脑速度,并且拥有大容量不妨试着自己打造一个混搭平台。就目前的价格来讲,光靠购买大容量的SSD实在太烧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