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固态硬盘擦除教程(三星笔记本加装固态硬盘教程)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3-09-27
固态硬盘变慢了如何恢复
一、SSD固态硬盘变慢的原因: 1、固态硬盘适用的平台及操作方法 这里首先要注意一点,固态硬盘应该在Windows 7或以上系统版本的平台使用,不要在不支持TRIM的XP系统下使用。考虑到现在XP在国内的保有量,还是要提醒下各位。 固态硬盘除了正常通电时间的寿命外,还有一个寿命是取决于写入量,达到一定写入量后闪存芯片就该寿终正寝了。所以平时不要频繁的用测试软件测速跑分(有的人每天都要跑几次才过瘾),不要频繁的下载BT(日常使用是没问题的,比如每天下一两部电影),加大BT、PT等P2P软件的内存缓存。一些固态硬盘也标定了每天的最大写入量,如果超出的写入量的次数不太频繁也没什么问题。 2、放弃磁盘碎片整理功能 不要在固态硬盘上进行磁盘碎片整理。因为固态硬盘的存储单元,是基于闪存颗粒的电子存储;在寻道时间上理论上是永恒不变的,影响其性能的关键点其实是在主控芯片的性能和闪存颗粒的工艺。 如果按照传统的顺序读写方式进行磁盘整理,会大大影响到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的,TRIM功能也会自动帮助进行整理工作。而现在的厂商也会推出一些官方工具帮助整理,所以请放弃对固态硬盘进行碎片整理。 3、留取一定多余空间 分区要保留一定的可用空间,比如保留10%,如果塞得太满会影响读写性能(有一些固态硬盘无此问题)。对于垃圾回收机制较为激进和TLC NAND的固态硬盘需要多注意该问题,如果硬盘"飘红"的话主控很可能是满负荷的运作,长期如此可能会引起硬盘掉速。 SSD固态硬盘 图2 建议:经常去该品牌的官方网站,定期检查有没有新的固件下载,新的固件往往会修复以往的问题,甚至能发挥更好更稳定的性能。 二、SSD固态硬盘变慢的解决方法: 1、全盘擦除“修复” 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后(2年左右,或根据具体使用频率来定),一些固态硬盘可能会出现掉速等性能下降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使用全盘擦除的方式进行一定的“修复”。考虑到擦除后数据无法恢复,请考虑进行操作的朋友先行做好备份工作。一般现在的厂家也会在更新工具里内置这个功能,但是要注意运行着系统的情况下是无法擦除。 操作办法: 建议用一个U盘作为系统启动盘,记得在BIOS调整设置,把SSD暂时设置成非启动盘;备份好数据后即可用固态硬盘配套工具里的“安全擦除”工具全盘擦除。一些朋友可能在官网没找到类似工具,比方使用Solid State Doctor这个工具来执行擦除任务。 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先选定一个固态硬盘,然后点驱动器工具图标,再点安全擦除图标,然后执行就可以了。 SSD固态硬盘 图3 另外还有一些品牌像Intel 、三星、英睿达,自带SSD软件也可以重置,让它恢复到出厂的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重置相当于完成了一次完整的擦写操作,对SSD寿命有影响,不要频繁进行全盘擦除,在性能严重下降时才可执行一次。虽然固态硬盘使用了2年左右,性能确实会有所下降,但整体还是会比机械硬盘速度快,因为即便变慢了一些,大家也没必要去折腾,毕竟SSD的寿命一般也是五年左右。 2、系统平台与数据转移 当遇到大量数据,格式化、分区等操作时要在Windows系统里进行,切勿在其他系统里进行! 比如:朋友新买的一块固态硬盘,老固态硬盘是128GB的,分了2个区。有新固态硬盘之后,就想把老固态硬盘合并为一个区(老固态硬盘上几乎塞满了数据)。做系统的时候,在PE下顺便将老固态硬盘用diskgenius重新分为一个区。 结果装好系统后,发现新固态硬盘正常,老固态硬盘4K性能居然只有10M/S,写入也不到100M/s。格式化后也没用,拆下来装到另一台机器上也没有用。后来执行了全盘擦除才恢复到原来的速度! 原理很简单:操作系统要删除硬盘里的内容时,其实并不是真正删除,而是将该区域标记为空,有新数据写入时就会覆盖这个空的位置。但对于闪存来讲是行不通的;需要先行进行擦除才可以。 所以在不支持TRIM的PE系统上执行的格式化操作,在写入数据时还得要先进行擦除操作。所以大家明白TRIM的重要性了吧,在Windows系统下格式化,系统就会向硬盘发送TRIM指令,告诉硬盘哪些位置能擦除了,固态硬盘就会在空闲时进行擦除,下次写入时就省掉了擦除操作。 Trim没有中文名称,简单的说,就是告诉SSD主控哪些数据占据的地址是“无效”的。 SSD固态硬盘 图4 Trim指令的支持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①SSD主控制器和搭配的固件必须支持Trim指令接收。 ②当前操作系统必须支持Trim指令发送。只有windows7/Server 2008 R2以上的系统才支持。windows XP系统是不行的。 ③当前使用的磁盘驱动程序必须支持Trim指令传输。有一点需要说明,Trim指令现在还不支持发送给RAID阵列。 3、优化机械硬盘 相信很多朋友习惯将非日常使用的软件和收集的图片、电影都收集在机械硬盘里;机械硬盘开机就在不停运行,而我们有时候都在用固态里的东西,机械硬盘几天也用不着一回,我们可以将它重新设置一下。 设置方法: 首先将虚拟内存、临时文件、IE缓存以及所有软件的临时目录都设置到固态硬盘上,防止平时他们去读取机械硬盘。 进入控制面板,点击系统和安全,进入“电源选项”,也可以从屏幕保护程序设置里进入。在你当前的电源计划后点更改计划设置。 SSD固态硬盘 图5 点击“更改计划设置”,将关闭硬盘时间设置为5分钟甚至2分钟即可。 SSD固态硬盘 图6 设置后机械硬盘就会快速在没有读写操作后停转,达到了延长寿命的目的,放心装着系统的固态硬盘是不受影响的。 以上是固态硬盘变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的介绍,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妨按上面的方法操作吧!希望本文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小编提醒大家买SSD固态硬盘一定要多考虑一些高品质闪存的SSD,最好是原厂闪存,使用不明真相的颗粒,要慎重选择。

用三星的SSD固态做的系统盘 最近想把SSD擦除 就把固态硬盘上的系统删了 在机械盘上装的系统
就是让你在开机时候拔掉sata电源然后再插上

如何删除Samsung Portable SSD里面的文件? 右键菜单中没有删除选项了怎么办?急急急
删除Samsung Portable SSD里面的文件 右键菜单中没有删除选项了,解决办法 你要想清掉SSD的文件,有几种方法,越到后面越彻底多做几次格式化,多扔满几次文件专业工具全盘覆盖写删7次或者更多ATA安全擦除找SSD的生产商开发的工具,里面必定有一个数据清除选项。看看你的SSD支不支持SED,就是自加密,内部有加密芯片,所有数据写入都是加密后的数据,如果你毁掉解密的密匙,数据就是一堆垃圾。另外,我很好奇,SSD的低格怎么搞的?HDD的低格都需要生产商内部使用的工具才能低格,SSD的低格,从定义上来说,重新烧入一次FW就可以了。SSD它完全不需要划分磁道,柱面,扇区,之类的信息。它的FW已经模拟好这些信息了~~~

固态硬盘怎么修复
固态硬盘(SSD)现在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无论是电脑整机还是DIY装机,消费者有意无意地都会关注电脑是否配备了固态硬盘。 相对机械硬盘而言,固态硬盘无疑是新一代的空间存储器件,它在日常的使用中有什么使用技巧或需要注意的地方吗?今天我们以希捷的酷鱼510固态硬盘为例,跟大家一起唠嗑唠嗑。 首先要了解一点的是,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是两种结构完全不同的存储器件,它们除了传输速度不一样之外还有其他不同。 例如故障率和“寿命”方面,机械硬盘是传统的转盘机械结构,相对而言,机械硬盘出现故障的概率会大一点,但有一点好处就是它故障后数据恢复不难。 而固态硬盘由于采用了芯片式结构,出现故障的概率相对就小很多了。拿酷鱼510为例,它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就高达180万小时。 所以说,如果不是受到强烈的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固态硬盘用过七八年不成问题。而且现在SSD厂商的售后质保措施都做得很好了,希捷就为酷鱼510提供了五年得有限质保。 可以说,在使用寿命和“保养”上,固态硬盘是不用多注意的,就像网友说的那样“固态硬盘你小心翼翼地用可能用9年,使劲地用也有8.5年左右”。 不过在数据安全方面也不能忽视,像前面提到固态硬盘的安全性是高,但美中不足的是一旦发生故障就很难恢复。 所以如果你是DIY装机的,可以选择“固态+机械”的双硬盘组合,用固态来装系统和软件,以享受固态快速的读写速度,机械硬盘用来存文件就可以了。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多一道“保险”,那就是希捷针对SSD提供有原厂数据救援服务,硬盘万一遇上磕碰、浸水或误删除等等意外,都有很大机会把数据找回来。 虽然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不用多担心,但如果想要把它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还是有不少技巧的。 例如速度方面,一般而言SSD品牌方宣传的速度是比较理想值的顺序读写速度,在实际使用环境中要想达到这个数据是有点难的,不过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技巧来尽量提升SSD的传输速度。 例如首先在硬盘容量方面,经过多方测试,容量空间越大的固态硬盘,传输性能发挥得越淋漓尽致,速度越接近顺序读写速度。 如果不是非必要的情况下,固态硬盘不一定要把它装满,可以保留一定的空间,因为非满载的固态硬盘的速度性能发挥得更加出色。 此外,当进行体积巨大的文件传输且比较赶时间时,可以把不必要的程序都推出了,让尽可能多的CPU和内存性能留给数据传输。这个我是深有体验的,因为当你把其他程序都退出时,SSD的传输速度是非常接近测试时的顺序读写速度的。 发挥好固态硬盘性能还有两个设置性的小技巧。一个是4K对齐,右击左下角菜单键并选择“磁盘管理”,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目标固态硬盘,对它进行格式化并设为扩展卷。 第二小技巧则是碎片化和优化驱动器设置。在Win10以下的系统中,可以把碎片整理这个设置关闭掉。而在Win以上的系统中,系统会识别SSD后则不会对它进行碎片整理,而是改为优化(Trim),这时不用改动设置默认就行了。
金牌权威数据恢复专业固态硬盘怎么修复,承接大中小企业国态硬盘怎么修复服务业务,1,打开机箱,检查一下固态硬盘的接口金手指部分,是否由于接口的松动导致。2,拆卸硬盘外壳,在主板中使用摄子将R0M旁边白色方框中的两孔短接,3,接着是下载对应SSD主控的量产工具,分别填写好(SSO固件版本’
写入速度仅200M每秒,固态硬盘掉速严重,32GU盘瞬间修复 魔改工坊前天 20:44 · 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本篇文章是一篇记录如何修复雕塑卡顿的固态硬盘的文章, 因为魔改君的习惯,固态硬盘的选择,基本除了INTEL就是三星,要么就是WD SN750 黑盘一类的存在,所以几乎没有遇见什么雕塑卡顿的情况。 这次依然是因为那个可爱的美女小助理,生生的把256G的C盘,塞的满满的。 最后竟然出现了固态硬盘掉速卡顿引起的蓝屏,重做系统完全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尝试修复掉速的固态硬盘。 这是魔改君的第一次,以前,真的不知道这玩意出了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先声明一次,这次出问题的固态硬盘是凯侠的! 一,固态硬盘掉速修复全过程,人人都可以做到,仅需一个U盘: 本次出现掉速问题的固态硬盘是凯侠的BG3 NVME 2X 半速的256G产品,应该是公司从全新HP G4品牌机中拆下来的,属于OEM产品,所以官方网站也无法得到擦除工具。 另外也让我们知道,东芝早早就的在OEM产品中更名叫做凯侠了,甚至比零售市场还要早很多。 这是修复之后的结果,修复之前的时候,最上面的两个写入速度都只有200M,并且系统卡顿严重,经常蓝屏死机,能用,但用的很不爽。 之前的使用者就是那个助理小姐姐,系统是WIN10 MSDN,只是莫名其妙的256G的C盘全部塞满了,这可能说明,这种掉速情况相对比较普遍,比较容易发生。 但魔改君确实是第一次见到,本来对东芝的产品印象就不是太好,这次更是雪上加霜。 二,教程分享: 首先去百度下载一个PartedMagic的ISO系统,然后用软碟通写入到一个U盘里。 然后自然是用U盘启动这个系统了。 然后基本上就是一直下一步了,图片给出的教程都是一步一步真实操作的,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可以安全擦除固态硬盘的系统罢了。 但确实,作为OEM存在的凯侠BG3 256G OEM HP的这种固态硬盘,官方是没有工具的,而且,很多固态硬盘的官网网站虽然提供擦除工具,使用起来却很麻烦,尤其是INTEL的擦除工具,需要各种刻薄的条件才能运行,印象里INTEL TOOL BOX就有这个功能,但是要你带电拔掉固态硬盘的电源线才可以继续完成,这对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讲难度相对有点大,他们也许都不知道什么是固态硬盘的电源线。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你的固态硬盘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可以试试哦,
先通电检测,摸一摸芯片有没有发烫,再从设备上看有没有显示短路,若没有短路,从设备上找复位点,如果能识别,再看有没有坏道,直接做镜像,若不能识别,再找复位点,刷固件,重建翻译器,写构建信息,最后成事在天
找生产厂家售后进行维修吧。 他们更加熟悉固态硬盘的细节与原理。
金牌权威数据恢复专业固态硬盘怎么修复,承接大中小企业国态硬盘怎么修复服务业务,1,打开机箱,检查一下固态硬盘的接口金手指部分,是否由于接口的松动导致。2,拆卸硬盘外壳,在主板中使用摄子将R0M旁边白色方框中的两孔短接,3,接着是下载对应SSD主控的量产工具,分别填写好(SSO固件版本’
写入速度仅200M每秒,固态硬盘掉速严重,32GU盘瞬间修复 魔改工坊前天 20:44 · 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本篇文章是一篇记录如何修复雕塑卡顿的固态硬盘的文章, 因为魔改君的习惯,固态硬盘的选择,基本除了INTEL就是三星,要么就是WD SN750 黑盘一类的存在,所以几乎没有遇见什么雕塑卡顿的情况。 这次依然是因为那个可爱的美女小助理,生生的把256G的C盘,塞的满满的。 最后竟然出现了固态硬盘掉速卡顿引起的蓝屏,重做系统完全无法解决问题,于是尝试修复掉速的固态硬盘。 这是魔改君的第一次,以前,真的不知道这玩意出了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先声明一次,这次出问题的固态硬盘是凯侠的! 一,固态硬盘掉速修复全过程,人人都可以做到,仅需一个U盘: 本次出现掉速问题的固态硬盘是凯侠的BG3 NVME 2X 半速的256G产品,应该是公司从全新HP G4品牌机中拆下来的,属于OEM产品,所以官方网站也无法得到擦除工具。 另外也让我们知道,东芝早早就的在OEM产品中更名叫做凯侠了,甚至比零售市场还要早很多。 这是修复之后的结果,修复之前的时候,最上面的两个写入速度都只有200M,并且系统卡顿严重,经常蓝屏死机,能用,但用的很不爽。 之前的使用者就是那个助理小姐姐,系统是WIN10 MSDN,只是莫名其妙的256G的C盘全部塞满了,这可能说明,这种掉速情况相对比较普遍,比较容易发生。 但魔改君确实是第一次见到,本来对东芝的产品印象就不是太好,这次更是雪上加霜。 二,教程分享: 首先去百度下载一个PartedMagic的ISO系统,然后用软碟通写入到一个U盘里。 然后自然是用U盘启动这个系统了。 然后基本上就是一直下一步了,图片给出的教程都是一步一步真实操作的,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可以安全擦除固态硬盘的系统罢了。 但确实,作为OEM存在的凯侠BG3 256G OEM HP的这种固态硬盘,官方是没有工具的,而且,很多固态硬盘的官网网站虽然提供擦除工具,使用起来却很麻烦,尤其是INTEL的擦除工具,需要各种刻薄的条件才能运行,印象里INTEL TOOL BOX就有这个功能,但是要你带电拔掉固态硬盘的电源线才可以继续完成,这对很多普通消费者来讲难度相对有点大,他们也许都不知道什么是固态硬盘的电源线。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如果你的固态硬盘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可以试试哦,
先通电检测,摸一摸芯片有没有发烫,再从设备上看有没有显示短路,若没有短路,从设备上找复位点,如果能识别,再看有没有坏道,直接做镜像,若不能识别,再找复位点,刷固件,重建翻译器,写构建信息,最后成事在天
找生产厂家售后进行维修吧。 他们更加熟悉固态硬盘的细节与原理。

三星ssd固态盘850evo 250g,官方说的终身写入数据75tb,相当于多少次完全擦写呢?对比
完全擦写次数:大约326次。 具体的计算步骤: 1、单位换算75tb=75*1000G=75000G,T和G不是一个单位级别; 2、75000G/230G≈326次(假使每次固态盘提示盘满时实际存储的大小)。 扩展资料 1、其实没有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硬盘使用次数对计算固态寿命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固态盘使用次数包括读、写,固态使用寿命只和写有关,在固态硬盘上写入数据的多少才是真正影响其寿命的因素。 2、固态盘的储存单元会平均的分配写入的数据。这大大地减慢了储存单元的老化速度。 3、在擦除方面,首先擦除是必要的,这是为写入做准备,250G的硬盘要写满230G才会擦除一次。 4、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由于厂家在不断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和写入算法,固态盘的寿命也在逐渐提高,因此固态盘很有可能在坏掉之前就会被技术进步替换掉。
用crystaldiskinfo测一下写入量就行了,只要显示是“良好100%”,就放心用,如果低于100%,就考虑换新的。 上次贴图是1月份,用了两个月,增加了200gb写入量,主要是因为这硬盘换了两个大游戏,用掉了80GB写入量,剩下的是视频和常用文档。 这硬盘用了大概两年,第一年做系统盘,重装过几次系统,去年用的比较狠,一直在录制视频,至少录制了1TB多,剩下的就是装大型单机游戏。。。这个每次都是几十GB。 两年用了8TB。 就算按照这个量来使用,75TB确实能用很久了。。。当然我们不可能用足,一般五年就该换新的SSD。 关于擦写次数的问题,用户是不用考虑这个参数的,只需要知道写入量,因为SSD硬盘的主控芯片中,会智能调整每个写入单元的写入次数。 举例: 一个新硬盘,比如就250G吧,你买来后就装入100G的电影,后来也没删除过,这100G的电影一直在硬盘上,然后又不断地写入删除其他数据,比如安装游戏,每次装一个游戏就花掉50GB,装两个游戏,硬盘就快满了(SSD的使用不建议完全写满,要留点空余,这个原因下面说),那么如果你装了一百次游戏,岂不是把电影剩下的一百多GB存储芯片快写废了(三星EVO用的存储芯片写入寿命也就几百次)? 其实不然,硬盘的主控芯片会给硬盘的数据写入状况列一个数据库,当他发现有些区块不断地被擦写(装游戏的位置),而另一区块从未被擦写或很少擦写(装电影的位置),那么他会把电影的存储位置移动到已经被擦写很多次的位置,并占据这里,然后把电影空出来的位置(这里只擦写过一次)用于以后的擦写。 如此,就能动态地调整整个硬盘的擦写次数,让每一个存储区块的擦写次数都很平均,由此提升了硬盘的整体寿命。 然后要说到为什么SSD需要保留一点余地不要写满: 在主控芯片进行擦写调整的时候(把数据移来移去),肯定需要一些剩余空间来进行存储调整,如果硬盘被写满,就没法移动数据了。就像最早的整理机械硬盘文件连续排列程度的那个软件,进行调整的时候,也是先把文件读取写入硬盘最后面的轨道,把前面的清空,再把文件存储区块排列整齐后写入前面的轨道。 SSD的调整方式也是类似的,只是原因不同: 机械硬盘是为了让磁头能连续读写,不用跳来跳去浪费时间,而SSD是为了不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擦写,影响区块寿命。 而处理过程中,机械硬盘的整理程序,由用户手动操作,或系统自动操作,但终究是要系统参与的,但SSD的整理程序,却是固化在主控芯片里,只要硬盘通电,就会自动在闲置时间内进行自我调整,更智能化。 现在SSD的技术含量,除了存储芯片的容量和寿命以外,主控芯片的成本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英特尔和三星的SSD那么受欢迎?就是因此。而使用同样存储芯片的普通U盘为什么那么便宜?因为U盘里根本就没这种主控芯片,所以U盘的寿命也就更低。
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硬盘使用次数对计算固态寿命无参考价值,因为硬盘使用次数包括读、写,固态使用寿命只和写有关,在固态硬盘上写入与擦除的确会决定硬盘的寿命,基于闪存MLC的可擦写次数仅仅只有一万次。不过,厂家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在写入方面,他们很聪明,让储存单元平均分配写入的的数据,就是不让一部分储存单元不断的写入与擦除,而让另一部分相对的空闲,他们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因为这会让一部分储存单元快速的老化。 在基于擦除方面,做得更好,首先擦除是必要的,这是为写入做准备,250G的硬盘多久擦除一次?大约要写满230G才会擦除一次,擦除次数统计后很微不足道的,使用大约三年时间,只有100多次擦除。如果它不出意外,你可能活不到硬盘大限的那一天,以每天输入标准的数据量为基数,用一个简单的算法,推算出每块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最少是100多年。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
固态硬盘寿命,TBW计算,TBW换算成写入量: Megabyte〈MB〉=1024 KilobytesGigabyte〈GB〉=1024 MegabytesTerabyte〈TB〉=1024 GigabytesPetabyte〈PB〉=1024 terabytesExabyte〈EB〉=1024 petabytesZettabyte〈ZB〉=1024 exabytesYottabyte〈YB〉=1024 zettabytes首先得明白:TBW指1024GB的Write,就是W指写入量。比如三星固态硬盘860pro 500G的寿命为600TBW,也就是说可以写入600×1024=600×1000=600000GB的数据Intel 固态545s系列256G的寿命是144TBW。西部数据(WD) Blue系列-3D版 250G SSD固态硬盘(WDS250G2B0A):寿命100TBW。 正常人一年的写入量其实也就4TB~5TB,寿命为600TBW可以用120年了。当然,一般的固态硬盘是达不到这个寿命的,一般也就75TBW,150TBW,300TBW的居多,但即使是这样,也是可以用10年以上了,所以普通硬盘根本不必担心寿命问题。买固态硬盘一定要看的数据就是写入量,因为写入量是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像寿命多少年无法实际去测试,一般良心的,比较自信的品牌会亮出自己的固态硬盘写入量。一些垃圾固态就会拿读取、写入速度来说事。不明确写明自己固态硬盘的数据的,一般用的材料会比较垃圾,工艺也垃圾,寿命自然不会怎么样。 当然这样的商品会便宜很多,不信你们自己可以去比较一下。
我是2015年5月5日在京东买的三星ssd固态盘850evo 250g,因为看中了5年质保才买的。现在2018年5月9日,3年过去了,现在写入的总字节数为35.3TB,按这样算,75TB的总写入寿命已经用了一小半了,按这样算用6年没问题。考虑到有部分人可能工作量比我的大,使用5-6年的寿命预测应该是正常的。官方质保5年,而不是10年也不是8年,不是无缘无故的。
用crystaldiskinfo测一下写入量就行了,只要显示是“良好100%”,就放心用,如果低于100%,就考虑换新的。 上次贴图是1月份,用了两个月,增加了200gb写入量,主要是因为这硬盘换了两个大游戏,用掉了80GB写入量,剩下的是视频和常用文档。 这硬盘用了大概两年,第一年做系统盘,重装过几次系统,去年用的比较狠,一直在录制视频,至少录制了1TB多,剩下的就是装大型单机游戏。。。这个每次都是几十GB。 两年用了8TB。 就算按照这个量来使用,75TB确实能用很久了。。。当然我们不可能用足,一般五年就该换新的SSD。 关于擦写次数的问题,用户是不用考虑这个参数的,只需要知道写入量,因为SSD硬盘的主控芯片中,会智能调整每个写入单元的写入次数。 举例: 一个新硬盘,比如就250G吧,你买来后就装入100G的电影,后来也没删除过,这100G的电影一直在硬盘上,然后又不断地写入删除其他数据,比如安装游戏,每次装一个游戏就花掉50GB,装两个游戏,硬盘就快满了(SSD的使用不建议完全写满,要留点空余,这个原因下面说),那么如果你装了一百次游戏,岂不是把电影剩下的一百多GB存储芯片快写废了(三星EVO用的存储芯片写入寿命也就几百次)? 其实不然,硬盘的主控芯片会给硬盘的数据写入状况列一个数据库,当他发现有些区块不断地被擦写(装游戏的位置),而另一区块从未被擦写或很少擦写(装电影的位置),那么他会把电影的存储位置移动到已经被擦写很多次的位置,并占据这里,然后把电影空出来的位置(这里只擦写过一次)用于以后的擦写。 如此,就能动态地调整整个硬盘的擦写次数,让每一个存储区块的擦写次数都很平均,由此提升了硬盘的整体寿命。 然后要说到为什么SSD需要保留一点余地不要写满: 在主控芯片进行擦写调整的时候(把数据移来移去),肯定需要一些剩余空间来进行存储调整,如果硬盘被写满,就没法移动数据了。就像最早的整理机械硬盘文件连续排列程度的那个软件,进行调整的时候,也是先把文件读取写入硬盘最后面的轨道,把前面的清空,再把文件存储区块排列整齐后写入前面的轨道。 SSD的调整方式也是类似的,只是原因不同: 机械硬盘是为了让磁头能连续读写,不用跳来跳去浪费时间,而SSD是为了不在同一个位置反复擦写,影响区块寿命。 而处理过程中,机械硬盘的整理程序,由用户手动操作,或系统自动操作,但终究是要系统参与的,但SSD的整理程序,却是固化在主控芯片里,只要硬盘通电,就会自动在闲置时间内进行自我调整,更智能化。 现在SSD的技术含量,除了存储芯片的容量和寿命以外,主控芯片的成本也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为什么英特尔和三星的SSD那么受欢迎?就是因此。而使用同样存储芯片的普通U盘为什么那么便宜?因为U盘里根本就没这种主控芯片,所以U盘的寿命也就更低。
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硬盘使用次数对计算固态寿命无参考价值,因为硬盘使用次数包括读、写,固态使用寿命只和写有关,在固态硬盘上写入与擦除的确会决定硬盘的寿命,基于闪存MLC的可擦写次数仅仅只有一万次。不过,厂家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在写入方面,他们很聪明,让储存单元平均分配写入的的数据,就是不让一部分储存单元不断的写入与擦除,而让另一部分相对的空闲,他们不允许这种情况出现,因为这会让一部分储存单元快速的老化。 在基于擦除方面,做得更好,首先擦除是必要的,这是为写入做准备,250G的硬盘多久擦除一次?大约要写满230G才会擦除一次,擦除次数统计后很微不足道的,使用大约三年时间,只有100多次擦除。如果它不出意外,你可能活不到硬盘大限的那一天,以每天输入标准的数据量为基数,用一个简单的算法,推算出每块固态硬盘的使用寿命最少是100多年。所以你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固态硬盘的寿命。
固态硬盘寿命,TBW计算,TBW换算成写入量: Megabyte〈MB〉=1024 KilobytesGigabyte〈GB〉=1024 MegabytesTerabyte〈TB〉=1024 GigabytesPetabyte〈PB〉=1024 terabytesExabyte〈EB〉=1024 petabytesZettabyte〈ZB〉=1024 exabytesYottabyte〈YB〉=1024 zettabytes首先得明白:TBW指1024GB的Write,就是W指写入量。比如三星固态硬盘860pro 500G的寿命为600TBW,也就是说可以写入600×1024=600×1000=600000GB的数据Intel 固态545s系列256G的寿命是144TBW。西部数据(WD) Blue系列-3D版 250G SSD固态硬盘(WDS250G2B0A):寿命100TBW。 正常人一年的写入量其实也就4TB~5TB,寿命为600TBW可以用120年了。当然,一般的固态硬盘是达不到这个寿命的,一般也就75TBW,150TBW,300TBW的居多,但即使是这样,也是可以用10年以上了,所以普通硬盘根本不必担心寿命问题。买固态硬盘一定要看的数据就是写入量,因为写入量是可以通过实际测试得到的,像寿命多少年无法实际去测试,一般良心的,比较自信的品牌会亮出自己的固态硬盘写入量。一些垃圾固态就会拿读取、写入速度来说事。不明确写明自己固态硬盘的数据的,一般用的材料会比较垃圾,工艺也垃圾,寿命自然不会怎么样。 当然这样的商品会便宜很多,不信你们自己可以去比较一下。
我是2015年5月5日在京东买的三星ssd固态盘850evo 250g,因为看中了5年质保才买的。现在2018年5月9日,3年过去了,现在写入的总字节数为35.3TB,按这样算,75TB的总写入寿命已经用了一小半了,按这样算用6年没问题。考虑到有部分人可能工作量比我的大,使用5-6年的寿命预测应该是正常的。官方质保5年,而不是10年也不是8年,不是无缘无故的。

上一篇:戴尔笔记本u盘重做系统教程(戴尔笔记本怎么进入u盘系统)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新闻
- 2022-11-01 三星固态硬盘擦除教程(三星500r4k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