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分区使用教程(手机u盘转换器怎么使用教程)
来源:http://www.tudoupe.com时间:2022-11-27
新U盘,使用方法?
U盘使用前不用格式化,具体步骤如下:1、将u盘插入计算机的USB端口,并与计算机连接,如下图所示。2、完成第一步后,在桌面上找到计算机的图标并单击打开,如下图所示。3、完成第二步之后,在可移动磁盘中找到U盘,并记住U盘的名称,如下图所示。4、完成第三步后,右击要复制到U盘的文件,然后选择并发送到U盘,如下图所示。
将U盘插到电脑上——长方形里面带“舌头”的插口,看准舌头在上还在下,对应插入U盘; 看电脑有没认出U盘——屏幕右下角有提示接入硬件,在我的电脑里看到多了个磁盘分区,若没可能是U盘有问题或者系统没usb的驱动要先装(一般Win2000以上的都集成了);在我的电脑里看到U盘的盘符就尝试双击打开它,如果能打开且里面有足够空间就将到别的地方复制文件,然后到U盘里粘贴,数据传输完就OK了。建议不要贪快用剪切,尽量用复制,避免写入失败或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数据复制到U盘后就右击屏幕右下角的那个“长方形设备上有个斜向下的绿色箭头”的图标,安全删除...,提示已安全删除硬件后可以拔出,同样可以不删除硬件关机后拔出。 U盘只适合暂时存放数据,若是重要数据必需要在电脑或其他地方有备份,要不然是很没保障,说不定哪天会丢失的~~~网上很多人都领教过~~~
首次使用可以格式化一次 盘都是采用USB接口,采用USB接口的设备是可以进行热拔插的,但是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在插入是需要注意方向,在遇到无法插入的情况,千万不要用力,换个方向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且在拔下后也不要马上接着就插入,等待5秒钟左右再插入。现在很多U盘上都有LED的指示灯,指示灯的明暗、闪烁等都反映了U盘不同的状态,一般来说指示灯只要是亮的时候都不能拔下U盘,这说明U盘在工作,强行拔出会造成损坏。在Win98中只有当指示灯灭了,才能拔下U盘。对于没有指示灯的U盘,在进行完读写的操作后等待一会再拔出,这样比较安全。而在Win ME/2000/XP下,添加U盘后会在任务栏中多出USB设备的图标,打开该图标就会在列表中显示U盘设备,选择将该设备停用。然后你再拔出设备,这样会比较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有的U盘在WinXP下其指示灯总是亮着的,这是因为WinXP增加了对USB设备的检测功能,而只要有数据流量,指示灯就会闪烁,因此这时也要在停用该设备后,再进行拔出的工作。读写开关的选择和软盘类似,U盘上一般都有读写开关,切换该开关可以控制U盘的只读和读写。不少用户在使用该开关时,直接在使用时进行切换,这是不正确的。这样不仅不能使设置生效,并且还有可能损害U盘。正确的方法是,先拔下U盘,接着进行状态的切换,然后再插入U盘,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样有的U盘上还有其它的切换开关,也要遵循以上的步骤进行操作。无法找到设备有时候我们在插入U盘后,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时你要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检查。首先判断U盘是否已经正确插入USB接口,你可以拔下来再插一次;然后判断你操作系统的版本,保证系统为Win98SE或更高的版本;检查是否在系统的BIOS设置中将USB接口激活;如果已经启用了USB设备但运行不正常,解决办法为在设备管理器中删除"通用串行控制器"下的相关设备,然后再刷新;最后检查是否U盘驱动程序的问题。如果经过以上的办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在另外一台电脑上测试,如果还是无法使用,有可能是U盘本身的问题了,那只有进行更换。 具体的情况,建议你可以查阅U盘的使用手册,或者浏览该U盘相应的网站。
将U盘插到电脑上--长方形里面带“舌头”的插口,看准舌头在上还在下,对应插入U盘; 看电脑有没认出U盘--屏幕右下角有提示接入硬件,在我的电脑里看到多了个磁盘分区,若没可能是U盘有问题或者系统没usb的驱动要先装(一般Win2000以上的都集成了);在我的电脑里看到U盘的盘符就尝试双击打开它,如果能打开且里面有足够空间就将到别的地方复制文件,然后到U盘里粘贴,数据传输完就OK了。建议不要贪快用剪切,尽量用复制,避免写入失败或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数据复制到U盘后就右击屏幕右下角的那个“长方形设备上有个斜向下的绿色箭头”的图标,安全删除...,提示已安全删除硬件后可以拔出,同样可以不删除硬件关机后拔出。 U盘只适合暂时存放数据,若是重要数据必需要在电脑或其他地方有备份,要不然是很没保障,说不定哪天会丢失的
将U盘插到电脑上——长方形里面带“舌头”的插口,看准舌头在上还在下,对应插入U盘; 看电脑有没认出U盘——屏幕右下角有提示接入硬件,在我的电脑里看到多了个磁盘分区,若没可能是U盘有问题或者系统没usb的驱动要先装(一般Win2000以上的都集成了);在我的电脑里看到U盘的盘符就尝试双击打开它,如果能打开且里面有足够空间就将到别的地方复制文件,然后到U盘里粘贴,数据传输完就OK了。建议不要贪快用剪切,尽量用复制,避免写入失败或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数据复制到U盘后就右击屏幕右下角的那个“长方形设备上有个斜向下的绿色箭头”的图标,安全删除...,提示已安全删除硬件后可以拔出,同样可以不删除硬件关机后拔出。 U盘只适合暂时存放数据,若是重要数据必需要在电脑或其他地方有备份,要不然是很没保障,说不定哪天会丢失的~~~网上很多人都领教过~~~
首次使用可以格式化一次 盘都是采用USB接口,采用USB接口的设备是可以进行热拔插的,但是还是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在插入是需要注意方向,在遇到无法插入的情况,千万不要用力,换个方向就可以解决问题。并且在拔下后也不要马上接着就插入,等待5秒钟左右再插入。现在很多U盘上都有LED的指示灯,指示灯的明暗、闪烁等都反映了U盘不同的状态,一般来说指示灯只要是亮的时候都不能拔下U盘,这说明U盘在工作,强行拔出会造成损坏。在Win98中只有当指示灯灭了,才能拔下U盘。对于没有指示灯的U盘,在进行完读写的操作后等待一会再拔出,这样比较安全。而在Win ME/2000/XP下,添加U盘后会在任务栏中多出USB设备的图标,打开该图标就会在列表中显示U盘设备,选择将该设备停用。然后你再拔出设备,这样会比较安全。需要说明的是,有的U盘在WinXP下其指示灯总是亮着的,这是因为WinXP增加了对USB设备的检测功能,而只要有数据流量,指示灯就会闪烁,因此这时也要在停用该设备后,再进行拔出的工作。读写开关的选择和软盘类似,U盘上一般都有读写开关,切换该开关可以控制U盘的只读和读写。不少用户在使用该开关时,直接在使用时进行切换,这是不正确的。这样不仅不能使设置生效,并且还有可能损害U盘。正确的方法是,先拔下U盘,接着进行状态的切换,然后再插入U盘,这样才能正常使用。同样有的U盘上还有其它的切换开关,也要遵循以上的步骤进行操作。无法找到设备有时候我们在插入U盘后,并没有任何的反应,这时你要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检查。首先判断U盘是否已经正确插入USB接口,你可以拔下来再插一次;然后判断你操作系统的版本,保证系统为Win98SE或更高的版本;检查是否在系统的BIOS设置中将USB接口激活;如果已经启用了USB设备但运行不正常,解决办法为在设备管理器中删除"通用串行控制器"下的相关设备,然后再刷新;最后检查是否U盘驱动程序的问题。如果经过以上的办法还不能解决问题,建议在另外一台电脑上测试,如果还是无法使用,有可能是U盘本身的问题了,那只有进行更换。 具体的情况,建议你可以查阅U盘的使用手册,或者浏览该U盘相应的网站。
将U盘插到电脑上--长方形里面带“舌头”的插口,看准舌头在上还在下,对应插入U盘; 看电脑有没认出U盘--屏幕右下角有提示接入硬件,在我的电脑里看到多了个磁盘分区,若没可能是U盘有问题或者系统没usb的驱动要先装(一般Win2000以上的都集成了);在我的电脑里看到U盘的盘符就尝试双击打开它,如果能打开且里面有足够空间就将到别的地方复制文件,然后到U盘里粘贴,数据传输完就OK了。建议不要贪快用剪切,尽量用复制,避免写入失败或中断而引起数据丢失~~~数据复制到U盘后就右击屏幕右下角的那个“长方形设备上有个斜向下的绿色箭头”的图标,安全删除...,提示已安全删除硬件后可以拔出,同样可以不删除硬件关机后拔出。 U盘只适合暂时存放数据,若是重要数据必需要在电脑或其他地方有备份,要不然是很没保障,说不定哪天会丢失的

怎么用U盘装系统,分区?
怎么用U盘做系统,硬盘怎么分区: 工具/原料 制作好的启动U盘! 需要分区的电脑! 方法/步骤 bios中或者按F12选择U盘启动! 在上图中选择你的U盘之后回车,电脑就从你的U盘启动了! 在上图的界面按“2”进入PE系统!操作几乎和我们平时用的windows系统一样! 双击上图“diskgenius”图标,进入软件界面! 选择要分区的硬盘,点击"快速分区" 设置好之后,按照提示就开始分区了!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硬盘分区吧!
1、我们要准备一个8G以上的U盘,去下载一个重装系统的应用程序,如【小白一键重装系统】,然后把U盘插在电脑上。 2、下好后,我们打开程序选择制作系统 3、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制作系统的方法,我们选择需要的制作U盘。点击开始制作 4、选择好需要的系统,然后点击制作 5、接下来进入了自动化的过程,我们不要去点击电脑或者触碰。以免出错。 6、系统U盘制作完成后,我们重启电脑,按下启动热键 7、打开后会出现一个蓝色方框,选择带USB的字样的按回车确定、 8、确定后,我们进入另一个页面,选择好我们需要的系统 9、选择把系统安装在U盘上面。 10、等待自动完成后,拔下U盘,点击重启电脑 11、重启完成后你会发现系统制作好啦!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系统重装的知识,请到搜索【小白系统官网】进入小白官网了解。
用U盘装系统的三种方法 用U盘装系统。试验成了三种U盘装系统的方法,现在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一)制作好U盘启动盘。 1. 下载MaxDOS+WinPE,先到网上去下载一个叫“老毛桃WinPE”的工具到硬盘里,再把U盘接在电脑上,然后按下面的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制作一个能启动的U盘了。 2.在安装界面输入“Y”回车。 3.安装程序将检测到你当前已连接好的U盘,并列表出来。如果没有检测到U盘,请你重插U盘,并按“Y”返回主菜单,重新开始安装。 4.按任意键后,弹出格式化工具,-----------选中U盘---------------FAT32------------------ga开始格式化U盘。 5.格式化完成后,点击“确定”,再点击下面的“关闭”,安装程序将进入下一步,写入引导记录,按任意键进入写入引导记录。 6.按任意键后,(1)磁盘:选U盘。(2)选项:可以不作任何改变,也可以勾选四项:不保存原来MBR,不引导原来MBR,输出详细信息,启动时不搜索软盘。点[安装]开始写入引导。 7.写入引导记录后,回车------------退出。 8.按任意键,数据写入。 9.数据写入界面,在‘目标文件夹’处,点‘浏览’,选择U盘,点击[安装] 10.安装完成后,按任意键退出 11.至此,双启动U盘启动盘就制作好了,重启电脑,在BIOS里设置HDD中的USB启动。 12,把系统光盘镜像文件ISO和GHOST镜像文件复制到U盘里。 (二)用U盘安装系统的三种方法: 1 U盘启动,进PE,开始--------程序------------磁盘光盘工具----------Virtual Drive Manager (PE自带的虚拟光驱)--------装载---------浏览---------选中U盘上的光盘镜像文件ISO,------打开--------------确定。(此时,Virtual Drive Manager不要关闭)(这时,打开PE下的“我的电脑”,“有移动可存储设备”下,就有你刚才所选中镜像的CD了。)。再从开始菜单找到GHOST程序,就可安装系统了。 2. U盘启动后,进PE--------开始---------程序-------------克隆工具----------调出GHOST界面,选中U盘上的镜像文件GHO,就可以把系统装到C盘了。 3. 加载虚拟光驱,----------选中U盘里的ISO光盘镜像,----------打开虚拟光驱,-------------浏览光盘文件,--------------双击GHOST镜像安装器,----------确定----------重启计算机----------------开机后就自动进入GHOST界面进行安装系统。
安装纯净版系统,提示硬盘为GPT分区表,无法安装时,有两种解决方法: 将分区表由GPT转换为MBR,即可继续完成安装过程。进入计算机BIOS界面,将启动方式由传统BIOS方式改为UEFI方式,然后重新启动安装程序,也可完成安装。现代计算机支持两种启动方式:传统BIOS方式和UEFI启动方式。传统BIOS方式下,只能从类型为MBR的硬盘分区表启动电脑;而UEFI启动方式则应该搭配GPT分区表。所以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搭配方式,就可以正常安装和启动系统了。
1、首先,将装机U盘插在电脑上,然后开启电脑进入装机系统 2、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浏览按钮3、然后选择系统镜像文件4、接着,选择系统盘也就是C盘 5、点击确定之后就会开始自动重装系统了
1、我们要准备一个8G以上的U盘,去下载一个重装系统的应用程序,如【小白一键重装系统】,然后把U盘插在电脑上。 2、下好后,我们打开程序选择制作系统 3、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种制作系统的方法,我们选择需要的制作U盘。点击开始制作 4、选择好需要的系统,然后点击制作 5、接下来进入了自动化的过程,我们不要去点击电脑或者触碰。以免出错。 6、系统U盘制作完成后,我们重启电脑,按下启动热键 7、打开后会出现一个蓝色方框,选择带USB的字样的按回车确定、 8、确定后,我们进入另一个页面,选择好我们需要的系统 9、选择把系统安装在U盘上面。 10、等待自动完成后,拔下U盘,点击重启电脑 11、重启完成后你会发现系统制作好啦! 如想了解更多关于系统重装的知识,请到搜索【小白系统官网】进入小白官网了解。
用U盘装系统的三种方法 用U盘装系统。试验成了三种U盘装系统的方法,现在说出来让大家分享。 (一)制作好U盘启动盘。 1. 下载MaxDOS+WinPE,先到网上去下载一个叫“老毛桃WinPE”的工具到硬盘里,再把U盘接在电脑上,然后按下面的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制作一个能启动的U盘了。 2.在安装界面输入“Y”回车。 3.安装程序将检测到你当前已连接好的U盘,并列表出来。如果没有检测到U盘,请你重插U盘,并按“Y”返回主菜单,重新开始安装。 4.按任意键后,弹出格式化工具,-----------选中U盘---------------FAT32------------------ga开始格式化U盘。 5.格式化完成后,点击“确定”,再点击下面的“关闭”,安装程序将进入下一步,写入引导记录,按任意键进入写入引导记录。 6.按任意键后,(1)磁盘:选U盘。(2)选项:可以不作任何改变,也可以勾选四项:不保存原来MBR,不引导原来MBR,输出详细信息,启动时不搜索软盘。点[安装]开始写入引导。 7.写入引导记录后,回车------------退出。 8.按任意键,数据写入。 9.数据写入界面,在‘目标文件夹’处,点‘浏览’,选择U盘,点击[安装] 10.安装完成后,按任意键退出 11.至此,双启动U盘启动盘就制作好了,重启电脑,在BIOS里设置HDD中的USB启动。 12,把系统光盘镜像文件ISO和GHOST镜像文件复制到U盘里。 (二)用U盘安装系统的三种方法: 1 U盘启动,进PE,开始--------程序------------磁盘光盘工具----------Virtual Drive Manager (PE自带的虚拟光驱)--------装载---------浏览---------选中U盘上的光盘镜像文件ISO,------打开--------------确定。(此时,Virtual Drive Manager不要关闭)(这时,打开PE下的“我的电脑”,“有移动可存储设备”下,就有你刚才所选中镜像的CD了。)。再从开始菜单找到GHOST程序,就可安装系统了。 2. U盘启动后,进PE--------开始---------程序-------------克隆工具----------调出GHOST界面,选中U盘上的镜像文件GHO,就可以把系统装到C盘了。 3. 加载虚拟光驱,----------选中U盘里的ISO光盘镜像,----------打开虚拟光驱,-------------浏览光盘文件,--------------双击GHOST镜像安装器,----------确定----------重启计算机----------------开机后就自动进入GHOST界面进行安装系统。
安装纯净版系统,提示硬盘为GPT分区表,无法安装时,有两种解决方法: 将分区表由GPT转换为MBR,即可继续完成安装过程。进入计算机BIOS界面,将启动方式由传统BIOS方式改为UEFI方式,然后重新启动安装程序,也可完成安装。现代计算机支持两种启动方式:传统BIOS方式和UEFI启动方式。传统BIOS方式下,只能从类型为MBR的硬盘分区表启动电脑;而UEFI启动方式则应该搭配GPT分区表。所以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搭配方式,就可以正常安装和启动系统了。
1、首先,将装机U盘插在电脑上,然后开启电脑进入装机系统 2、然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点击浏览按钮3、然后选择系统镜像文件4、接着,选择系统盘也就是C盘 5、点击确定之后就会开始自动重装系统了

用U盘安装系统怎样分区
用U盘安装系统分区方法: 1、将已经制作好的U帮忙U盘启动盘插入到电脑的USB插口,然后设置好U盘启动。2、重启电脑进入U帮忙启动界面后,选择第一项进入U帮忙WIN08PE系统提示:分区前一定要备份好硬盘的数据,分区后硬盘所有数据将全部会清空。3、进入到PE系统桌面后找到DiskGenius图标,双击打开。4、在左侧选择要分区的硬盘,注意看好硬盘容量大小,注意:如果是两块硬盘不要选错了。5、此时会弹出的快速分区窗口,选择要分区的数目,然后在“高级设置”项调整要分区的大小,再点击“确定”按钮。 6、点击确定后会自动分区,在分区过程中一定要让硬盘分区完成后才能关闭分区工具,否侧将会分区失败。分区完成。
关于Linux系统下的“分区”问题,对于新手来说一直是很头疼的。我来简单写一下,它的“分区”方法,规则。 郑重声明:1.我为了让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的人,理解更加简单。所以在言语表述上不是很规范,专业。我只需要新手们能够明白基础知识,以后想提高,延伸。大家可以去Linux专门的论坛,看帖子学习。这个帖子,只给新手们起到“入门”的作用2.本教程虽然标题是Ubuntu分区,但其实大部分linux发行版系统,“分区”的方法,形式,都是基本相同的,我后面会给出另外几个发行版本的图,大家看看就知道了。3. 对于Ubuntu来说,其安装方法现在有:wubi 硬盘安装,普通光盘安装,U盘安装,三种。其中wubi安装不需要涉及到“分区”,另外2种安装方式,必须先学会“分区”方法再谈安装! 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是给“分区”,加了引号,因为在任何的“类Linux”系统里(比如红旗,红帽子,Ubuntu),他们并没有硬盘分区这个概念,这个和Windows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挂载点在Linux系统里面,“分区”,被称作“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什么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做:“挂载点”。所以,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超级大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一些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1. Boot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对于Linux来讲,一部分容量,用来“挂载”Boot,就是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文件2. / 或者 /ROOT就一个符号,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根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软件设置文件等等很多3. home“家”的意思,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等等所有资源。因此,进行“分区”操作的时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4. SWAP这个,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区别了。Windows没这个东西,只有Linux才有。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挂载点”,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的专用空间。小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Linux核心的系统,上述的 2,4.有它们2个“挂载点”,就够了。当然,Linux下还有其他很多“挂载点”,可以进行详细的设置,我说的2和4,只是必须的,一定要有的,最最基础的!没有它们2个挂载点,根本不能继续安装系统的!5. usr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或者通过更新安装的软件的地方。6. tmp临时文件存储地方,大家可以理解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 目录。^_^7. 自行设置“挂载点”咱们在Windows里面,可以通过“新建文件夹”来存储一类东西,当然在Linux下也行。除了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分区”的时候,自己设置一个“挂载点”(其实功能就等于建立个专门的地方,存放专门的东西”)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我不一一细说了,下面有张图,里面有各个文件夹对应的功能,存贮的东西。大家都可以在“分区”的过程中,手动“挂载”,设置具体容量。 二.Linux系统下,硬盘光驱等设备的命名规则Linux 好像很喜欢“另类”,它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在Linux系统里面,你的硬盘设备信息,是专门存储在“dev”这个挂载点里面的。上面我没有提到这个挂载点,大家知道就行了。后面会见到。它的硬盘命名方法是:1. IDE 接口的硬盘,Linux下称为(或者说是显示为):HD2. SATA 硬盘或者 SCSI硬盘,称为: SD3. 光驱,就是 CDROM 了。如果有多个光驱,是按数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4. 硬盘里面的 Windows下的分区以Ubuntu 8.04以上为例,它已经很好很好的支持 Windows分区类型(FAT32,FAT,NTFS)的读写操作了。你系统安装好后,它就能自动识别这些Windows分区。它们会以“该分区的容量大小+分区卷标”,来标明,比如: 22.5G GAME, 30G System^^^这样。在你系统的“位置”里面,就能看到的。5. 如果你有多硬盘………………刚才说了,在Linux里面,硬盘被分为:HD 和 SD,那么,根据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第一块硬盘,就是 hda,那么,这块硬盘的第一个挂载点,就是 hda1,以此类推 hda2,hda3^^^刚才说了,多块硬盘,是根据26个字母顺序排的,那么, hdb就是第二块硬盘了。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吧?它的“分区”,自然就是:hdb1,hdb2,hdb3……………………同样道理,大家应该能知道, sdb3,是什么意思了吧? 三.关于常见挂载点的容量设置每个人的硬盘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没有“定论”了,我大致说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1. bootLinux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大家分 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不管你硬盘多大,就分这么多,足够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 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个人建议,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2.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刚才说过了,得大点,至少5G以上3. home刚才也说了,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你就尽量分吧。嘿嘿!网上常见的,80的硬盘,分给它 70G的都有………………4. SWAP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电脑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5. TMP临时存放些垃圾的,自己看着吧了。大不了用满了清理呗。 小知识:linux和windows不一样,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喔!所以,用linux,自然就不用天天吵着:我怎么清理垃圾阿!6. usr占你整个容量的 15%差不多吧。呵呵,自己酌情考虑,其实你不“挂载”这个都行的。Linux的分区,之所以让大家头疼,就是因为它并不是给每个分区,分配一个“字母盘符”,而是通过具体的文件夹名字,来进行“挂载”,进行功能的区分。其实,大家在潜意识里,明白这些挂载点的意思,就行了。别非想着Windows,分区就得有个盘符。。。。。。。^_^想用Linux,很多观念都必须要改变滴~ 四.实战 Ubuntu 8.04.1 硬盘分区 基础知识说完了,该进入正题了,以:Ubuntu 为例,来一步一步的图文说明分区过程。 硬盘“分区”,是Ubuntu系统安装过程的:第三步,前两步我实在觉得没必要说了。 1. 系统语言选择—— 都知道选择中文(简体)吧?而且默认就是,直接回车即可!2. 选择时区 —— 默认就是 (SHANGHAI),会拼音的都明白。中国上海。直接回车3. 开始头疼的硬盘分区 首先出现的是这个界面,我们选择“手动”
把U盘打造成可启动U盘,启动进入WINPE环境,使用winpm等工具将硬盘分区,格式化,后调用PE工具 安装系统。 具体环节请继续百度搜索。
PE系统的?进PE.在我的电脑按右键 管理磁盘管理 删除所有逻辑驱动器.新建分区.把C盘分区设为主分区激活 格式化
u盘装系统一般是在PE系统下操作的,PE里有相关工具的。
关于Linux系统下的“分区”问题,对于新手来说一直是很头疼的。我来简单写一下,它的“分区”方法,规则。 郑重声明:1.我为了让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的人,理解更加简单。所以在言语表述上不是很规范,专业。我只需要新手们能够明白基础知识,以后想提高,延伸。大家可以去Linux专门的论坛,看帖子学习。这个帖子,只给新手们起到“入门”的作用2.本教程虽然标题是Ubuntu分区,但其实大部分linux发行版系统,“分区”的方法,形式,都是基本相同的,我后面会给出另外几个发行版本的图,大家看看就知道了。3. 对于Ubuntu来说,其安装方法现在有:wubi 硬盘安装,普通光盘安装,U盘安装,三种。其中wubi安装不需要涉及到“分区”,另外2种安装方式,必须先学会“分区”方法再谈安装! 大家都看到了,我一直是给“分区”,加了引号,因为在任何的“类Linux”系统里(比如红旗,红帽子,Ubuntu),他们并没有硬盘分区这个概念,这个和Windows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挂载点在Linux系统里面,“分区”,被称作“挂载点”,简单明了的说,“挂载点”意思就是:把一部分硬盘容量,“分”成一个文件夹的形式,用来干什么事情。这个文件夹的名字,就叫做:“挂载点”。所以,和Windows有着本质上的超级大的区别,你在任何linux发行版系统里面,绝对不会看到C盘,D盘,E盘这样的,你能看到的,只有“文件夹”形式存在的“挂载点”。在Linux 系统里面,有一些已经定义好,用来干一些事情的挂载点,常见的“挂载点”有:1. Boot大家应该很常见这个英文,是引导的意思。对于Linux来讲,一部分容量,用来“挂载”Boot,就是用于存储系统的引导文件2. / 或者 /ROOT就一个符号,是Linux系统特有的,是“根目录”的意思。根目录,用来存储用户的一些基本配置文件,软件设置文件等等很多3. home“家”的意思,在Linux系统里面,它是用来存储用户的程序,文件,文档等等所有资源。因此,进行“分区”操作的时候,它是要分的很大很大很大的。4. SWAP这个,是Linux和Windows最大的区别了。Windows没这个东西,只有Linux才有。其实它也不是一个“挂载点”,为了菜鸟们理解方便,我这里姑且把它当作一种挂载点。SWAP分区,是让“内存”临时存储文件的专用空间。小知识:对于大部分常见的Linux核心的系统,上述的 2,4.有它们2个“挂载点”,就够了。当然,Linux下还有其他很多“挂载点”,可以进行详细的设置,我说的2和4,只是必须的,一定要有的,最最基础的!没有它们2个挂载点,根本不能继续安装系统的!5. usr用来存放系统自带的,或者通过更新安装的软件的地方。6. tmp临时文件存储地方,大家可以理解为Windows下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 SettingsTemp 目录。^_^7. 自行设置“挂载点”咱们在Windows里面,可以通过“新建文件夹”来存储一类东西,当然在Linux下也行。除了这个方法,你也可以在“分区”的时候,自己设置一个“挂载点”(其实功能就等于建立个专门的地方,存放专门的东西”) 其他,还有很多很多。我不一一细说了,下面有张图,里面有各个文件夹对应的功能,存贮的东西。大家都可以在“分区”的过程中,手动“挂载”,设置具体容量。 二.Linux系统下,硬盘光驱等设备的命名规则Linux 好像很喜欢“另类”,它对硬盘设备的命名方法,也和Windows有很大区别。在Linux系统里面,你的硬盘设备信息,是专门存储在“dev”这个挂载点里面的。上面我没有提到这个挂载点,大家知道就行了。后面会见到。它的硬盘命名方法是:1. IDE 接口的硬盘,Linux下称为(或者说是显示为):HD2. SATA 硬盘或者 SCSI硬盘,称为: SD3. 光驱,就是 CDROM 了。如果有多个光驱,是按数字命名排列的,比如:CDROM0,CDROM1,CDROM24. 硬盘里面的 Windows下的分区以Ubuntu 8.04以上为例,它已经很好很好的支持 Windows分区类型(FAT32,FAT,NTFS)的读写操作了。你系统安装好后,它就能自动识别这些Windows分区。它们会以“该分区的容量大小+分区卷标”,来标明,比如: 22.5G GAME, 30G System^^^这样。在你系统的“位置”里面,就能看到的。5. 如果你有多硬盘………………刚才说了,在Linux里面,硬盘被分为:HD 和 SD,那么,根据英文26个字母的顺序。第一块硬盘,就是 hda,那么,这块硬盘的第一个挂载点,就是 hda1,以此类推 hda2,hda3^^^刚才说了,多块硬盘,是根据26个字母顺序排的,那么, hdb就是第二块硬盘了。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吧?它的“分区”,自然就是:hdb1,hdb2,hdb3……………………同样道理,大家应该能知道, sdb3,是什么意思了吧? 三.关于常见挂载点的容量设置每个人的硬盘大小都不同,自然也没有“定论”了,我大致说下,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1. bootLinux系统,它的引导文件很小很小,这个boot挂载点,大家分 100M,就足够了(这个基本上能算是定论!不管你硬盘多大,就分这么多,足够足够了!等你安装完了系统,去看看它,其实就占 45M——50M) 小知识:BOOT挂载点,并不是必须的。但是个人建议,如果你要做双系统,最好是单独分出来,等你安装grub引导器的时候,把它安装到boot上,就是双系统了,这样做,目的就是更明确,更方便。2. / (有些linux发行版,这个也写做:/root,功能道理是一样的)刚才说过了,得大点,至少5G以上3. home刚才也说了,是要求最大最大最大的。。。。。。你就尽量分吧。嘿嘿!网上常见的,80的硬盘,分给它 70G的都有………………4. SWAP有一个不成文的小规律: 电脑内存,小于 1G的,SWAP分 512M;内存大于 1G的,分 1G就行。5. TMP临时存放些垃圾的,自己看着吧了。大不了用满了清理呗。 小知识:linux和windows不一样,垃圾很少很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所以,在linux系统下,你完全不用考虑,系统垃圾文件的问题喔!所以,用linux,自然就不用天天吵着:我怎么清理垃圾阿!6. usr占你整个容量的 15%差不多吧。呵呵,自己酌情考虑,其实你不“挂载”这个都行的。Linux的分区,之所以让大家头疼,就是因为它并不是给每个分区,分配一个“字母盘符”,而是通过具体的文件夹名字,来进行“挂载”,进行功能的区分。其实,大家在潜意识里,明白这些挂载点的意思,就行了。别非想着Windows,分区就得有个盘符。。。。。。。^_^想用Linux,很多观念都必须要改变滴~ 四.实战 Ubuntu 8.04.1 硬盘分区 基础知识说完了,该进入正题了,以:Ubuntu 为例,来一步一步的图文说明分区过程。 硬盘“分区”,是Ubuntu系统安装过程的:第三步,前两步我实在觉得没必要说了。 1. 系统语言选择—— 都知道选择中文(简体)吧?而且默认就是,直接回车即可!2. 选择时区 —— 默认就是 (SHANGHAI),会拼音的都明白。中国上海。直接回车3. 开始头疼的硬盘分区 首先出现的是这个界面,我们选择“手动”
把U盘打造成可启动U盘,启动进入WINPE环境,使用winpm等工具将硬盘分区,格式化,后调用PE工具 安装系统。 具体环节请继续百度搜索。
PE系统的?进PE.在我的电脑按右键 管理磁盘管理 删除所有逻辑驱动器.新建分区.把C盘分区设为主分区激活 格式化
u盘装系统一般是在PE系统下操作的,PE里有相关工具的。

u盘分成两个区使用
"U盘分区是只能看见一个区的,建议用量产工具试试追问:会毁掉U盘吗?那该用什么格式?那种量产工具好用?补充:根据你U盘的型号和参数寻找对应的量产工具,注意操作,一般很难毁掉补充:U 盘分区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用量产工具分成两个以上的移动磁盘(usb-zip)或本地磁盘(usb-hdd)。1、这种方法最好,具有多个磁盘,每个磁盘都可以用UtralISO写入MBR和引导扇区。2、在BIOS中可以选择任何一个分区启动,弱BIOS只能识别第一分区的除外。3、在windowsXP中可以全部识别并使用。二、用量产工具量产单个本地磁盘(usb-hdd)。1、量产工具量产出的usb-hdd,在windows中识别为本地磁盘,和单个移动硬盘的用法相同。2、可以用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创建主分区或扩展分区。3、在windowsXP中可以全部使用。4、制作启动盘引导,必须从激活的主分区启动。三、使用软件工具分区。如果U盘不能量产,那么只能用一些软件工具进行分区了,比如:diskgen3.0、魅色U盘精灵、Linux中的gparted。(一)diskgen3.0方法分区的特点:1、在windowsXP中,只有第一分区可以看到,从第二分区开始后面的分区无法识别。2、UtralISO写入MBR,可以成功。但是重新插拔U盘后,再用diskgen3.0打开,也只能识别第一分区了,而且无法再对分区进行操作。解决的办法是:选择“硬盘”-“重建主引导记录MBR”,重新插拔U盘后可以恢复。3、UtralISO写入引导扇区或直接写入,提示多于一个分区,不能成功写入。4、使用Usboot工具、HP格式化工具制作启动盘,会破坏已经创建的分区,将多个分区格式化为一个分区。5、使用diskgen3.0创建的任何主分区,格式化时勾选“建立dos系统”,并激活该分区后,都可以作为dos启动盘启动。根据这个特性,可以将启动盘建在第一分区之后,并激活,在windowsXP中看不到,就不会被误操作或感染病毒。但是第一分区之后制作启动盘不能在windowsXP中进行,可以在Linux中进行。(二)其它分区工具的特点:1、Linuxgparted的分区和diskgen3.0是一样,在XP中只能识别第一分区,而使用魅色U盘精灵制作的分区却都能看到。2、制作启动盘过程稍微麻烦一些,需要借助其它工具。比如:gparted可以使用diskgen3.0格式化第一主分区并激活后,也可以作为dos启动盘启动,但第二主分区用同样的操作不能启动。通过第二主分区启动很多人都做到了,但我还没试过,大家自己试试借助ntloader或grub 等方法写入引导吧。"

怎样给U盘分区及怎样加密分区
分区方法: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里面找到你的u盘,然后可以进行分区 加密方法:http://www.sq120.com/Get/jiqiao/002701365.htm 一般的U盘都不具备加密的功能,任何人都可以通过U盘看到其中的内容。而市场上所售的加密型U盘价格又较为昂贵,购入后又对现有U盘造成了浪费,如何给u盘加密呢?给大家介绍一款专门针对移动硬盘(或U盘)文件夹加密的软件——“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这款软件采用了独到安全的加密算法,很方便地解决了使用U盘的安全性。(www.SQ120.COM推荐) 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工具的加密方法非常简单,它是一款绿色软件,将它下载后解压缩并运行其中的“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exe”可执行文件即可打开它的界面(如图1)。它分为“快速移动加密”和“强度压缩加密”两个加密方法。 一、快速移动加密 快速移动加密的优越性体现在对文件夹加密速度快、安全可靠性高,加密10GB的资料只需要不到3秒钟的时间,它也是软件默认的加密方法。 文件的加密 我们首先选择界面上的“打开”按钮,从中找到U盘中要加密的文件夹,然后单击“加密”按钮,这时会弹出一个要求输入密码的对话框,在其中输入文件夹加密的密码,再确认一下即可对文件夹加密了。同时我们可以从资源管理器中看到,加密的文件夹的图标变成了一个有锁的图标,这时我们就不能对其进行复制、移动以及删除等操作了,否则就会弹出一个对话框,提醒你“无法删除文件”等等字样(如图2)。 小提示:软件在第一次运行后,会自动在鼠标的右键菜单中添加上“移动加密”的命令,如果文件夹右键菜单中没有“移动加密”启动键,可以运行软件后点本窗口右下角“高级设置”图标,进入“高级设置”后可设置。 加密内容的查看及修改 当文件夹被加密后,如果想要查看加密文件夹中的内容,只要双击被加密的文件夹,就会弹出一个输入密码的对话框,只要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弹出一个类似于资源管理器的界面,这样就可查看被加密文件夹的内容了。值得一提的是,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工具除了可以对其中的文件进行查看,还可以对其中的文件任意删除或再添加文件,甚至还可以自由地拖动其中的文件到其他分区中,非常方便。不过一旦关闭窗口后,文件夹将又会自动加密了。 文件夹的解密 文件夹的解密比较简单,在被加密的文件夹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出现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移动加密”命令,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输入解密的密码即可完成文件夹的解密工作。 二、强度压缩加密 强度压缩加密的操作方法与上面讲述的加、解密操作一样,只不过是强度压缩加密相对快速移动加密而言,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把一个文件夹压缩加密成一个EXE文件,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像被快速移动加密的文件夹那样不能移动,而只要把该可执行文件拷贝到其他电脑,运行后输入正确的密码即可解密,安全性极高,同时不受操作系统版本的限制,可移植性好。如果你有机密的文件要传递的话,只要把这个被加密文件夹的可执行文件传递过去,并告诉解密密码即可。这项功能在同类软件中是非常少见的。 不过它的缺点就在于,对那些体积较大的文件夹进行加密时,其加密的速度较慢,这时大家不妨考虑一下使用快速移动加密的方法。 总结 高强度U盘文件夹加密工具加密的功能非常的强大,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进入它的“高级设置”中对硬盘进行锁定以及进行一些安全方面的设置以及IE自动修复等操作,非常方便(如图3)。利用这款软件我们就可以高枕无忧地使用U盘了,相信它一定会成为你工作、生活中的安全小助手! 希望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相关新闻
- 2023-03-20 u盘启动使用教程视频(手机u盘转换
- 2023-03-03 系统u盘使用教程(手机u盘转换器怎
- 2022-12-16 u盘装系统 使用教程(手机u盘转换器
- 2022-11-15 u盘装机使用教程(手机u盘转换器怎
- 2022-11-06 如何用u盘分区使用教程(分区助手使
|
|
|
|
|
|